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田青松 高峰 王鹏) 初秋的蒲县昕水河湿地公园,河水波光旖旎,水草连片竞秀,鸟儿自由飞翔,游客徜徉其中,尽情享受生态持续改善带来的“红利”。这里是蒲县推出的“一日乐游”旅游景点,曾经的荒山荒坡,缘何变身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蒲县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最严格的入黄水质标准,从源头治理黄河一级支流昕水河,投资建设了人工湿地,配套实施了绿化工程,出境断面水质指标实现了“三连降”,蹚出了一条“污水治理+生态旅游”的新路子。
“我们利用昕水河自东向西千分之八的天然落差,在全省首家创新采用‘水平潜流+垂直潜流’新工艺(河水水平经过浆砌石坝、进水闸及输水管、平流沉砂池、稳定塘、湿地,最终排入河道;在流经人工湿地时垂直经过种植土层、三道砾石层及中粗沙层五层净化)建设人工湿地,其最大特点是纯物理、原生态、零能耗。”市生态环境局蒲县分局人工湿地负责人范定国介绍,“把昕水河和污水处理厂排出的五类水一同引入湿地,经过30多个小时的生物和物理还原处理后,水清了、水质好了,达到了地表水三类标准。”
“即使在冬天,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也在12℃左右,加上河水的流速,可以保证湿地正常运转。湿地每天可处理2.1万立方米水。去年年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对蒲县创新污水处理模式进行了报道,前几天,全市各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还专程来这里进行参观学习。”范定国说。
为解决好污水处理厂雨后溢流问题,今年该县投资400余万元,修建了6座导溢堰。“这些导溢堰在汛期发挥着沉淀、降污、净化、稀释溢流污水的作用。”范定国介绍。
“我们持续加大对入河排污口整治力度,所有沿河工业企业的污水均已经过深度治理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在厂区内闭路循环。”市生态环境局蒲县分局副局长任泽峰说。
记者在水坝上看到,整个人工湿地地势平坦,其核心系统——MBBR生物系统(氧化塘),与周边茂盛的芦苇、蒲苇、黄花鸢尾以及栖息嬉戏的白鹭、黑鹳等鸟儿融为一体,让人流连忘返。市民席晓娟说:“一有时间,我就会和家人过来转转。”
目前,蒲县已将人工湿地列为“一日乐游”旅游景点之一,紧紧围绕湿地公园二期工程,规划建设塑胶跑道、溪水亭台、特色景观等,不断丰富休闲体验项目,维护良好生态系统,打造生态旅游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