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三拆”行动是市区靓城提质“三大行动”的关键之举,是顺应民意的正义之举。截至目前,以拆除违法违章建筑、拆除不必要的围挡围墙、拆除有碍观瞻的建筑为主要内容的“三拆”行动已拆除违章建筑44处、17500平方米。
2019年11月25日、26日,对河汾路中段南侧临时门面房,逾期9年之久的违章建筑依法强制拆除。
3月26日,对二中路占据道路中央8年之久,严重影响道路通行安全的“霸道房屋”依法强制拆除。
4月8日,对位于市区解放路与花果街交叉口东南角(原解放西路54号院)长达19年的违法建筑依法强制拆除。
一记记重拳强力拆违震撼开场,沉疴痼疾连根拔除,正义伸张大快人心。
违法建筑严重影响城市环境,损害城市整体形象,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也影响着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河汾路中段南侧临时门面房导致河汾路绿化带的道路绿化无法进行,使开发区东大街成为“断头路”;同时,五洲国际广场楼体的三分之一被遮挡近10年,已签订合同的大品牌外地商户迟迟不能进驻,给临汾的营商环境造成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违法建筑侵占街道,不但破坏城市整体布局,而且恶化了居住环境,影响了市民正常工作和生活。从2012年就开始拓宽改造的二中路规划街道绿线80米、红线60米。但是,一座“霸道房屋”占压道路红线,把双向八车道硬生生变为四车道长达8年之久,造成了多起交通事故,致使多人伤亡,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
违法建筑在严重侵占了公共自然土地和空间的同时,大多是偷建、抢建、顶风违建、仓促建设,有的根本不符合居住条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原解放西路54号院违建面积达5000平方米,趁着每年的“两会”时间夜晚施工,十几米高的建筑竟然多达5层,有的房屋层高居然不到两米,通道狭窄、黑暗、崎岖;由于其地处闹市,很多商贩居住其中,居住条件恶劣、环境卫生脏乱,安全隐患非常严重。
这些违法建筑性质明确、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首先选择那些群众关注度高、体量大,又拒不配合的典型入手,依法依规强行拆除。依法强制拆除,有力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公共利益,消除安全隐患,回应了广大群众的期盼,有力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行为;依法强制拆除,弘扬了正气,令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为之一振。
坚决拆除违法建设,维护法律公平正义。依照法律的明确规定,逐一清理拆除。不讲情面、不留口子,我们要正告那些涉及违法建设的集体和个人,要自觉地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自觉地纠正违法行为,对那些在规定期限内拒不拆除违法建筑的当事人和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对那些以身试法的暴力抗法者,更要坚决追究其刑事责任。
依法拆违,民心所向,势在必行,体现了本届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信心和决心,紧抓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难得机遇,实施靓城提质“三大行动”,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勇于担当,直面矛盾,严格标准,坚决做到“应拆尽拆”。
3月10日出台的《2020年临汾市区靓城提质“三大行动”深化提质实施方案》标志着靓城提质“三大行动”进入了“提质季”,依法拆除违法建筑是一场关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硬仗、是一场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关键之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打一场声势浩大的依法清理拆除违法建筑攻坚战。
这些违法建筑长期非法占用公共资源,侵害公众利益,建设自己的“安乐窝”,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多次对当事人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仁至义尽。然而在执法过程中,违法建筑当事人置若罔闻,多次阻扰,暴力抗法,并利用境外媒体发表不实言论,抹黑政府,欺骗群众,舆论施压,可恶至极。
事实证明,将依法拆违进行到底,是民心所向、发展所需、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