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响富”苹果敲开致富门

2020-03-20 09:29: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村民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栽种苹果树

  临汾新闻网讯 “农民要想致富,就先得解放思想。”看着66岁的黄加仁满怀希望的眼神,你能想到吗,说这话的人竟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

  “眼下,合作社把这么好的果树苗给咱,这就等于给咱打开了致富门路。”黄加仁咧嘴一笑,他瞅着地里刚栽下苹果苗的样子就像看“自家娃子”一般亲。

  “活到老学到老一点没错。科学种地是关键。”如今,这话成了黄加仁的口头禅——他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要想摘掉贫困的帽子,就得跟着党走、用“科学方法”种树致富。

  这些都是记者3月13日,在浮山县响水河镇岗上村的见闻。

  如今,在浮山县响水河镇岗上村发展苹果种植已成了脱贫致富的头等大事,他们结合省、市专家调研和建议,选择“响富”苹果种植项目,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可贫困户没钱购苗、施肥、管护咋办?镇党委书记李晓奇带来好消息:县里有政策,财政支持果树产业投入。运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整合扶贫项目和社会资金、统发果苗、统购农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方式,解决贫困户运营难题,实现贫困户抱团发展。

  “有了好项目,千万不能偷懒。”曾经没本钱、没技术只能“望树兴叹”的黄加仁,这些天像极了20岁的小伙儿,一鼓作气完成了20亩的果树栽种,从挖坑施底肥到栽树浇水,他把“科学种树”放首位,哪里不懂直接实时连线“技术员”。问他为啥这么拼,黄加仁搓着手上的老茧说:“时间不等人,心气不能松。我盼着果满树,日子越过越好。”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果树的发展是长期可持续项目,栽培期间如何管护;在果树生长初期,林下作物如何发展?这些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村民们越发渴望及时学习农技知识。现在岗上村掀起了“学习热潮”,县、乡部门开展了果树科学管理等一系列课程,村民们听后都说收获大。再加上,村里成立了岗兴苹果种植合作社,村民还可根据自身情况把苹果树托管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和销售。如此一来,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可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

  背靠大树,本钱不愁,技术推广的效果更是立竿见影;县农业系统干部常态式的田间指导;合作社组织外出学习和讲座……如今,“保姆式”帮扶,使一株株“响富”果苗安营扎寨,850亩果园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贫困户有了可持续增收的产业,他们的脸上挂满笑容。

  可这样的好政策,并不意味着“养懒汉”。在岗上村的苹果产业发展协议中一行“黑体”字格外醒目,若有半路撂挑子的“懒汉”,要全额退还所享受的扶贫政策补助。甭说,这法子还真有效,白纸黑字,贫困户在签字时要理性、还得负责任。他们清楚认识到果园来之不易,所以安下心,成了项目的坚定拥护者。

  “相信发展就是硬道理,通过发展产业可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岗上村的‘响富’苹果将会甜进村民的心头。”李晓奇如是说。如今的响水河镇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优势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发展新兴业态,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脱贫,从扶“志”到扶“智”,响水河镇在实践中探索一条致富路。

  记者 祁欣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