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安泽县对全县劳动力摸清底数,建档立卡,启动实施了全民技能提升培训工程,擦亮了“荀乡技工”品牌。截至目前,该县已有3520人参加培训,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539人。
“轻骑兵”活跃田间地头。为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安泽县统筹县人社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部门的专业技能培训力量,组建了7支小分队,适时、适地、适才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这些“职业技能培训轻骑兵”将对全县7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开展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包括连翘叶采摘、玉露香梨管护等内容,确保一户一策、一人一档“全覆盖”。马壁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宋海斌用“三个想不到”对“职业技能培训轻骑兵”的工作作了客观评价:一是想不到群众积极性这么高;二是想不到培训老师讲得这么接地气;三是想不到培训效果这么好。
“订单式”培训雪中送炭。“我们培训学习不交学费,考核合格就能在家门口上岗当工人,挺开心。”连日来,在和川镇石渠村天一阁服装加工实训基地,服装裁剪加工师傅李吉祥手把手教学员使用服装内衬热合机,和川村村民梁晶说,这是该县应临汾天一阁服装加工企业用工诉求,及时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服装生产与加工培训。该县重点面向移民搬迁群众、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以“妇女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为目标,召集各乡镇的50余名贫困人员参加,通过培训,让他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结业就能就业。
“大数据”支撑服务体系。该县围绕“数字安泽”建设,搭建“全民技能提升培训信息平台”,纳入全县大数据平台,详细掌握技能提升培训者的基本情况、素质技能、培训意愿、就业意向等基本信息,实现培训人员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运用大数据平台,确保企业与劳动者精准、无缝、高效对接。此外,该县进一步做好就业后续跟踪服务,通过短信、微信、电话、上门走访等形式,对本地务工人员进行跟踪回访;整合人社、工会、司法力量,建立联络、维权、应急服务站,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争议调处、权益保障、应急救助等服务。
“强保障”给予相关扶持。该县加大技能提升培训资金投入力度,保证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补贴等资金支出。县财政局对所有上级下达和县内安排的培训资金,按照年度培训计划统筹安排,为技能培训及相关活动做好经费保障。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将其中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技能培训。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支持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作用,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个人对职业培训提供资助和捐赠。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带头人轮训,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进行补贴;县人社局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新招录人员岗前培训,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的文件要求进行补贴。
在提升培训人员技能的同时,该县同步开发岗位促进培训人员稳定就业。一是对内招聘一批,依托县域内传统产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文化体验等新型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周边产业配套服务,向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推荐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二是对外输出一批,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洽谈会、人才招聘会、就业服务月等专场活动,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帮助劳动者尽早尽快实现就业。三是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一批,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附近预留一定场所,支持企业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四是创业带动就业一批,鼓励和引导劳动者自主创业脱贫,支持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条件的创业人员,免费给予创业指导;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相关政策享受财政三年贴息。五是托底安置一批,对有劳动能力但不能外出务工和自主就业的劳动力,通过开发防火员、环境卫生保洁员等公共服务性公益岗位进行安置就业。
安泽县委书记廉海平说:“‘授之以鱼不及授之以渔’,群众有了一技之长,就能拓宽致富门路,稳定增收。随着全县全民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深入开展,‘输血式’帮扶正逐步向多元化‘造血式’帮扶转变。我相信,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将会成为这一惠民工程的受益者,安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滕宁 曹鑫 亢银芬)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