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秦村北社区“爸妈食堂”探访记

2021-08-18 09:37:4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这里的扬州炒饭,色香味俱全,太好吃了!”

  “今天又吃猪肉大葱馅饺子,味道好极了!”

  “每天菜品丰富,味道合口还经济实惠,比在家里吃好多了!”

  …………

  这些对美食的赞美之词,不是见于某家饭店的留言簿或者手机餐饮APP中的留言,而是来自侯马市浍滨街道秦村北社区一个“爸妈食堂”微信服务群。在这个微信群里,人与人之间不是简单的服务提供者和接受服务者关系,而是充满温情——大爷大妈们沟通每日菜谱、交流营养搭配、研究天气变化……通过这一方式,成了无话不谈的“一家人”。

  社区“爸妈食堂”自2019年9月运营以来,受到老人们的欢迎,获得社区居民的赞誉,而且“入群”的老年人还在不断增加。这家食堂是如何运营的?又是如何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的?

  带着诸多问题和几分好奇,8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这家食堂一探究竟。

  “爸妈食堂”在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层,200多平方米,环境舒适、防疫到位,能够同时提供100多个餐位。开放式的厨房里大厨马师傅正在忙碌着备餐。

  今年50多岁的马师傅,从事餐饮行业30多年了,对厨房里的工作早已是驾轻就熟。趁着忙碌的间隙,他告诉记者:“我们给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午饭和晚饭,8.1元一份。今天的主食是米饭和包子,菜式是苜蓿肉、木耳炒肉和西葫芦炒鸡蛋等六荤八素,喝的是山药粥。大爷大妈们年纪大了,要少油少盐,我就自己独创了无油菜,每天一道,今天的西葫芦炒鸡蛋就是无油菜。”

  整个“爸妈食堂”,除了马师傅、一名打下手的大姐、一名卫生员外,食堂负责人孙佳就成了“全把式”——既是厨师、营养师,又是送餐员,还是微信群里的“知心小胖子”。

  别看人手不多,可各项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每天六荤八素的菜谱,主食、副食、汤、用油量和7天日均午晚饭热能及主要营养摄入量等都要算得明明白白,菜式和主食的搭配都要科学合理。每天还要在群里提醒老人们早餐时增加富含钙质的牛奶或其他营养食品的摄入。

  “打理‘爸妈食堂’看似简单,其实却是个苦活、细活,任何虚的、空的都没用。”孙佳憨厚一笑说道,“上周六在食堂忙活一天,晚上琢磨这周的菜谱,等算完用油量、营养摄入量,再把菜谱传到微信群里,都已经晚上9点多了。我以为老人们都睡了,没想到大家很快就点赞,并提醒我早点休息,这让我很感动。”

  “这里的饭菜格外香。”提起“爸妈食堂”,66岁的社区居民孙兰华颇为激动,“每天自己出去买菜做饭实在力不从心,儿女们不放心,还得赶过来送饭,实在是累人。自从有了‘爸妈食堂’,吃饭既方便又省心。这里与其说是个食堂,其实是我们的‘家’,热乎乎的家常菜、体贴入微的服务,餐桌对面坐的老邻居都让我们倍加温暖。”

  73岁居民王文忠已经在“爸妈食堂”吃了一年饭了,对食堂饭菜赞不绝口:“这儿的菜适合我们老年人,每顿仅8.1元,菜品丰富、清淡可口,量还非常大,我们老两口一份饭加一个肉包子就吃得饱饱的,便宜方便、美味又养生,可给我们老年人解决了吃饭的大问题!”

  “看到社区里一些老年人吃饭凑合,我很心疼。我也有父母,我们也有老的时候,我愿意做老人们的‘知心小胖子’,让他们吃得健康有营养,只要老人们吃得安心舒心、认可我们的工作,再苦再累都值得!”对于为何要创办“爸妈食堂”,孙佳如此说。

  小小一顿饭,背后凝聚的是浍滨街道和秦村北社区工作人员的爱老敬老情怀。“为了方便社区老人,解决他们用餐的“燃眉之急”,我们提供场地,联系了一家餐饮公司,共同商议办起了‘爸妈食堂’。”社区负责人茹斐说,“目前,我们只能提供在食堂的就餐服务。下一步,我们准备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展点餐、送餐、为过生日的老年人提供生日餐等服务,扎实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全力打造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