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作为一名老党员,为群众服务就是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做好群众的‘勤务兵’,大家要齐心协力把社区建设好、管理好。”11月9日,在浮山县老干部服务中心,离退休老干部志愿服务队78岁的史天锋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像他这样的“银领先锋”,在该中心有100多名,他们再次“上岗”,奔波活跃在县域内的各个社区。
近年来,该中心紧紧围绕“转型出雏型 银辉添新彩”主题活动,组织百余名离退休干部建立了“银领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做起了“亲情式”精准服务,他们努力当好红色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群众服务员和卫生监督员,用真情实意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当好红色宣传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哪四个历史时期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1月10日下午,离退休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宣讲团成员张玉奇、史天锋等走进该县文昌实验小学,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宣传进校园活动。
活动中,宣讲团成员走进六(1)班,通过讲述革命故事、观看历史图片、开展互动交流等,教育引导同学们铭记党恩,让他们从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中心积极联合县关工委,组织“五老”人员,开展“五进”活动,他们走进机关、学校、农村、社区、企业,进行红色宣讲,使大家对党的百年历程、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受教育的党员干部、中小学生、社区居民达万余人。
当好排忧解难员
“修水管虽是小事,但可帮了我大忙。”11月11日下午,离退休干部志愿者张大庆在进行走访慰问时,义务为行动不便和生病的老干部修水管、修电器、打扫卫生等。家住县工商局家属院的段修业行动不便,儿女又不在身边,正发愁家里水管坏了没人修时,张大庆上门帮他解了难题。
张某夫妻打架、李国华儿女不在跟前、有的老同志对接种新冠疫苗有顾虑……为了解决离退休老干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难事,该中心组织老干部志愿者深入开展“家门口”行动,他们主动对接县妇联,加入了浮山县婚姻调解委员会,上门进行调解、慰问、做思想工作。从今年3月到现在,已帮助周边群众化解邻里矛盾、解决家庭纠纷等5次,化解了邻里纠纷、促进了家庭和睦。
“社区就是我们的‘家’!看到大家幸福地生活是件非常开心的事。”62岁的卫万印自退休后,自愿加入“银领先锋”志愿服务队,像其他队员一样,满腔热情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当好群众服务员
“这样的‘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真贴心!我这老病号,现在不用去医院排队,就有专家给我看病,真是好福气!”家住响水河镇车家庄村的村民王爱庆今年已92岁,在说到浮山县老干部服务中心开展的“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赞不绝口。
从今年10月起,该中心在开展义诊服务的基础上,增设了“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他们联合浮山县人民医院,免费为7名离休干部签约,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全程跟踪服务等,让老干部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医疗保健服务。
除了义诊,该中心还通过建立离退休干部数据信息库,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了挖掘摸排,鼓励老专家发挥余热。这些老专家们深入农村,教村民们修剪果树、讲解病虫害知识等,切实帮助村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全面提高了他们科技致富的能力。
“这些老年志愿者都是‘老黄牛’,他们退休不退岗,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对于“银领先锋”志愿服务队队员的付出,该中心主任周灵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近年来,我们中心通过挖掘服务治理能手、专业技术人才、文体活跃骨干等,鼓励有威望、有经验的老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做群众的‘贴心人’,通过‘红色管家’‘楼道管家’‘村民管家’式服务,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