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她数年如一日细心照顾老人,身体力行传承孝道;
她将孝老爱亲传统美德融入日常工作中,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
她叫郭俊玲,是市解放路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兼班主任。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郭俊玲说:“孝老爱亲和爱国一样,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有了这层底色,我们才能在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拥有立身之本。”
成家之初,郭俊玲的婆婆因病住进了医院。为了让老人尽早康复,她一边兼顾繁忙的工作,一边和丈夫轮班在医院陪床,擦身、按摩、伺候老人大小便……老人出院后,为了方便伺候,郭俊玲和老公一起带着儿子住在了婆婆家,照顾大大小小七八口人的生活起居。每天按时给婆婆端水喂饭,帮婆婆换衣梳洗,搀扶她到室外晒太阳。
“那段时间两头忙,虽然很累,但看着婆婆一天天康复起来,就觉得再累也值得!”郭俊玲说。
2017年,郭俊玲的母亲查出肺病,此后几乎常年卧床。她担负起了照顾、护理母亲的重担:揉肩捶背、洗澡擦身、清理大小便……母亲后来又多次因骨折做手术,并进行了长期的康复治疗,郭俊玲总会陪伴在母亲身边,陪她聊天,为她加油鼓劲。
郭俊玲堂兄妹6人,虽然都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每当大家庭有事或遇到困难时,他们就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尤其是在对待老人的事情上,大家伙儿更是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奶奶住院时,兄弟姊妹7人都争着去医院照顾,买老人爱吃的东西,各个小家之间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他们的和睦幸福在邻里之间传为美谈。
同时,作为一名教师,郭俊玲认为德育工作是建立良好班风班貌的第一要素,不仅有利于班级建设,更能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在班会活动“我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开展过程中,郭俊玲让学生们讲述了各自成长经历中最能感受到父母爱的记忆片段,教育效果非常显著。孩子们放学回家后,都用各自的方式向父母表达了爱意。
那节课不仅令每个学生记忆犹新,在郭俊玲的记忆里也印象深刻:“回忆并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沉浸在被关爱的氛围里,他们彼此之间又互相被对方的讲述感动着,台下的我也被深深打动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爱和被爱都需要被对方看到、感受到,这个很重要。”
“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的义务。”在用行动传承孝道的郭俊玲心中,敬老爱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