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忠延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文史馆馆员。曾在《人民日报》《当代》等报纸杂志发表作品500万字。已出版图书70部,作品先后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百年美文》《新世纪优秀散文选》80余种图书,屡次入选多种教材读本和考卷。《苍黄尧天》等著作曾获得冰心散文优秀奖、赵树理文学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澳门世界华人征文奖。
临汾新闻网讯 举世瞩目的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对话黄河活动即将在我市盛大开幕,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推进我市文旅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一项具体举措。追寻大河文明印迹,谋划文旅发展大计,我市上下积极努力,同心同德,以饱满的激情、火热的干劲,迎接盛会的召开。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文史馆馆员乔忠延,他从历史、人文、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阐释了临汾和大河文明的关联,解读了大河论坛的主旨“河、和、合”,以及大河论坛在临汾举办对我市发展的重大价值和作用,令人耳目一新,倍感振奋。
“世界有两河文明,我国有黄河文明,即大河文明,大河即黄河。大河原来并不黄,东汉以后由于水土流失加剧才变黄的。”乔忠延这样讲述临汾和大河文明之间的关系,“大河论坛在临汾举办,说明筹委会深得大河文明的要领!”
乔忠延说,水是生命,河流是人类的乳汁,最早的家园都在河边。很早以前炎黄子孙就把黄河视为母亲河,汾河堪称母亲河的母亲河。在黄河的支流中,汾河是仅次于渭河的第二大支流。虽居第二,却在黄河文明史上冠领风骚。如果我们把黄河比喻为一条龙,那么,汾河便是画龙点睛之笔。在中华文明史上,国家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亮点,而这个亮点恰恰闪现在临汾。
当初帝尧带着唐部族定居平水之阳,始有平阳,即临汾的前身。那时神农氏尝百草已经很久,先民知道什么植物能吃,什么植物能种,却因为不知何时下种,不是有种无收,就是广种薄收,常常吃不饱肚子。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帝尧带领先民观天测时,钦定历法,进而推断出二十四节气,适时播种,丰衣足食。缘此,狩猎文明跨入农耕文明。同时,粮食丰收后需要保管和保护,于是在部族周边添加了围墙,即现今所说的城墙,陶寺遗址出土的城墙遗址,实证了这一点。住地周边加围墙,就是最早的国家雏形。进而,帝尧敬授民时,使各个部族都丰衣足食,先后跨进国家的门槛。一时间万国林立,平阳正好处在万国林立的国中之国,国中之国即简称“中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临汾为中华文明贡献了“最早的中国”。大河论坛在临汾举办,可以说深得要领,直抵要义。
大河论坛选址在云丘山,乔忠延认为这是非常好的选择。这个判断来源于他评价旅游的一个观点,即赏心悦目。他说,一个景区能够让游客赏心悦目,才是最佳景区。悦目是就自然景观而言,首先要好看;进而要赏心,即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为游客提供心灵营养。
云丘山自然风景壮美而秀丽,景区天然冰洞群更是天下奇观,为国内规模最大,属于世界三大冰洞之一。人称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秀、华山天下险、庐山天下奇,云丘山雄、秀、险、奇兼具,堪称云丘天下美。赏心则是因为云丘山历史悠久,文化丰赡。云丘山古称“昆仑山”,景区传承的唐朝遗留下来的“中和节”,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塔尔坡古村落保存着山村的活态优秀传统文化,康家坪古村是融古代与现代为一体的最佳民俗。在此举办大河论坛,具有窥斑知豹的优选效应。
这次大河论坛的主旨是“河、和、合”,对此,乔忠延解读说:“河,如前所述,是生命,是滋生文明的乳汁琼浆。和与合,可以视为和合文化的简称。和,乃异质事物的共存;合,乃异质事物的共生。和合文化,乃为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的文化。这优秀文化基因,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当代价值、世界意义。”
“大河论坛是临汾看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世界看临汾的最好机遇。在论坛上,可以让国内外嘉宾认识临汾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不凡地位;在观瞻中,可以领略临汾美好的风光及其中蕴含的辉煌历史、优秀文化。”对大河论坛在临汾举办,乔忠延认为这将对临汾发展有重大价值和作用,他说,临汾可以抓住契机,加大力度,积极推进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光大黄河文明。通过具体开展游临汾、学历史活动,让中国根、黄河魂名闻遐迩,唱响我们的“回家”品牌,吸引国内外游客在临汾这个最为古老的家园,寻血缘之根、文化之根、精神之根,以此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促进经济转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卫博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