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厂房项目建设见闻

2020-06-11 09:05: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坚决贯彻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在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两条大幅标语赫然醒目。今年年底,这里将建起21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吸引更多项目落地。

  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18年11月批复设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9.95平方公里,按照“一区三园”模式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现代服务产业园和星原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园。标准化厂房建设就规划在这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以发展精密铸件、工程机械、整机整车装配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重点。

  “我县聚焦积蓄后劲,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扩大项目投资,坚持把开发区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抢抓发展机遇,把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开发区集聚,把开发区打造成项目投资的‘热土’和产业聚集的‘高地’,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和开发,目的是‘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实现‘筑巢引凤’‘拎包入住’,集聚集群,打造一个高质量转型发展平台载体。”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务副主任臧建会日前告诉记者。

  发展经济,招商引资是根本动力,标准化厂房建设是项目落地的基础。襄汾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0.25亿元,建设标准厂房面积约81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占地350亩,建设标准厂房面积约2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52500万元,其中厂房为钢结构;二期计划占地500亩,建设标准厂房面积约3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75000万元;三期计划占地500亩,建设标准厂房面积约3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75000万元,涉及精密铸造、机械加工标准化厂房、办公楼、科研楼、宿舍及其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时间紧、任务重,为顺利推进标准厂房建设任务,我们成立了领导组,制定了收储征地工作方案,从2月份开始,各成员单位和相关乡镇按照超前运作、交叉作业、倒排工期的要求,分组、分片、分户包干开展工作,苦干巧干、高位推进,保证了工作进度。”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部副部长王俊剑是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任开发区的“土地清”,他一直按照该县的收储征地工作方案在一线开展工作。

  主要领导蹲前线,分管领导进一线,工作人员上火线,是征地工作的真实写照。按照“七通一平”要求,该县各部门和涉及乡镇协同合作,各级领导靠前指挥、破解难题,全体人员以非常之策、非常之力、非常之为,为项目建设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他们起早贪黑、不分昼夜,白天丈量土地、清点青苗,晚上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短短3个多月,征地任务顺利完成,“项目等地”不再是难题,长度10公里,占地503亩,投资10亿元的5条市政主次干道已顺利开工建设。

  筑巢引凤栖,招商添动力。随着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的稳步推进,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这里日渐成为企业家投资创业的“热土”。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班人更是乘势而上,全力以赴谋划项目、量身定制引进项目。目前已成功引进山西诚荣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和山西利源中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开发区投资建厂。

  山西诚荣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占地600亩,实施年产2000万件智能化汽车零部件项目,项目采用智能机器人(臂)机加工流水线、数控机床、除尘环保等先进智能绿色设备及辅助设施,汽车零部件生产全程不落地,生产工艺高度自动化,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

  山西利源中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8亿元,占地150亩,建设智能监测型绝热管道制造和绿色装配式节能产品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9亿元,上缴税金5600多万元。

  记者 卫博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