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心理学会窦跃武:保持心理健康 从容应对疫情

2020-02-04 11:49: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为了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广大市民响应政府号召纷纷取消出游、走亲访友等外出行动,保持居家生活。面对严峻的疫情和长时间居家的情况,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以积极的心态抗击疫情,成为许多市民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临汾警校高级讲师窦跃武,请他就疫情期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提出应对策略。

  窦跃武说,面对疫情,市民容易产生以下心理问题:一是恐慌心理。当危机来临时,人们通常都会感到恐慌,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造成抑郁、愤怒。恐慌的情绪会使人心跳加速,害怕,提心吊胆,而且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抖、甚至大小便失禁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也常常使人情绪失控,行为失当。二是信任感缺失、敏感多疑。当人们处在紧张、焦虑、失控和恐惧中时,总是期望尽快控制局面,解除焦虑,因此会格外关注危险的信息。这种本能的关注会使人增加对危险的易感性,处在高度紧张、警觉的状态中。由于信息的不当传递,即“谣言”的产生,则可能会影响到更多的人群。

  如何尽量消除这些心理问题,从容应对疫情。窦跃武说,人们之所以会感到恐慌,是因为失控,因此,科学、有力、有序的行动,是恢复可控感和安全感,从而应对恐慌最有效的措施。一是适当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不仅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人的免疫力,更能产生一系列短期及长期的心理效益,对于降低焦虑水平,改善情绪状态,减轻应激反应,消除疲劳都有重要作用。二是听音乐。欣赏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以抚慰心灵的创伤,改变人的心境。三是维持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非常重要,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这次疫情正值春节假期,假期的时间延长,跟外界接触交往大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一旦睡眠、饮食出问题,就可能出现情绪问题,如莫名焦虑、愤怒,这些负面情绪增加,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四是关注权威科学信息。来源不明的信息不阅读、不相信、不传播,并传递科学、可信的信息。五是调整心态,迎战危机。大家要认识到此次疫情,真正受影响的还是少数人,要相信科学,相信此前的成功经验,即保持理性心态。根据专家和政府的建议采取必要措施,同时继续我们正常的生活,做我们能做到的。对于不切实际、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就不要管它。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远程的方式,加强和家人,亲朋好友的联系,对身边的人给与积极主动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生活在亲善友爱的社会环境中,这样既能疏导负面情绪,也能通过积极的情绪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增加抗击疾病的能力。

  窦跃武最后表示,如果确有一些心理疾病症状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消除,请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切忌讳病忌医。

  记者 刘文军

  校对 贾晓华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