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乔师傅,你要的菜放门口了,一会别忘了拿。”2月12日上午9时许,在襄汾县永固乡乔村村民乔东亮家门口,包村干部黄学让戴着口罩,边喊边把菜放下。从2月3日起,像这样的情形,每天都在村里的家户门口“定格”。
黄学让是一名党员,也是一个85后的驻村干部。三年来,他与村干部共同筹划和开展村里的各项工作,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在做好村里防控工作的同时,他与村干部们想到了一个问题:当前,全村225户,1043名村民吃菜问题怎么解决?已有村民在本村的微信群里问道:家里一点菜都没有,怎么办?听到这样的声音,其他村民也嚷嚷开了。
这时,村委主任康世俊发话了,大家稍安勿躁!村里正与包村干部黄学让商量此事。
这是2月2日上午10时许,黄学让正在办公室赶写一份汇报材料。听到微信的提示铃声不停地响,他害怕村民有啥急事,连忙打开手机查看。当看到村民的购菜需求时,他当即决定为大家当采购员。
可去哪儿购菜呢?这咋办?为了寻找物美价廉的购菜渠道,黄学让把家人发动起来四处寻找菜源。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这是一家蔬菜批发商,当天报菜单,次日大早新鲜蔬菜就到售货点。
菜源定好后,黄学让又马不停蹄地制作所需菜品和菜量表格,并逐户进行统计。2月3日,是他第一天为为村民们买菜送菜,共为近百位村民送去30多种菜。
土豆5个、山药3根、生姜1块……2月11日下午18时,已是黄学让为村民统计购菜的第九天。忙碌了一天的他,先将村民报回的菜品按个数预估斤数, 再一样一样填入当日菜量表里。准备第二天早上去购买。他说,统计是件细致的活儿,不能漏了也不能错了,否则会影响村民的生活。购买、分装、送菜虽然有些麻烦,但只要能解决村民们当下的生活不便,我甘愿当村民的“采购员”。
2月12日早6时许,黄学让便来到了菜品批发店,把购买的550公斤菜按照村民各户所需按菜品种类、斤数进行分装,之后拉回村里,送到村民家门口,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村民乔玉保高兴地说,“因为疫情,我们不能出去买菜,这些菜都是包村干部小黄从襄 汾县城里给我们买来的,不仅价格便宜,还特别新鲜,让我们很暖心。”
除了当好“采购员”,黄学让当“销售员”的事情,也在当地被传为一段佳话。由于疫 情的影响,乔村养殖户马艳丽家的鸡蛋滞销,黄学让通过同学群、同事群、小区群……帮忙联系销路。“太感谢我们包村干部了,正担心这些鸡蛋卖不出去咋办,他就上门为我排忧解难来了。”马艳丽激动地说。
“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村民们就能够宅在家里,安心防疫。只要群众安心了,生活稳定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就一定赢。”黄学让说。
记者 郭秀婷
校对 贾晓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