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2020-02-25 08:49: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保卫生命,守护健康!一场“战时状态”疫情防控的全民战争;

  扛起责任,守好阵地!一次统揽全局沉着应对的终极检阅;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段倾力驰援守望相助的难忘情谊。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的“五严五防”工作举措,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行动早、摸排细、防控严、措施实,实现了省委提出的确诊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

  2月24日上午,我市第二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从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出院。至此,我市累计确诊的两名患者已全部治愈,成为继吕梁、阳泉之后全省第三个实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的市。

  截至2月24日零时,我市已连续18天无新增确诊病例,连续23天无新增疑似病例。我市17个县(市、区)均处于低风险区域。

  人心齐,泰山移。直击这场已经持续近一个月的鏖战,有太多的抗疫故事让我们感动——医护工作者无畏风险、忘我付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守一线;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高效决策,执行果断

  靶向双零目标,打赢全民战争

  临汾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是常住人口排名全省第二的晋南经济重镇,也以其便利的交通成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疫情当前,便捷的交通和密集的人口,使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1月23日(腊月廿九)下午,市委书记董一兵主持召开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他强调,要对疫情扩散做最坏的打算,花更多精力、更多投入提早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预备各项工作,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各县(市、区)委书记要亲自安排部署,抓好落实。

  号令一声响,全市总动员。一场关乎450万临汾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在平阳大地全面打响,全市各县(市、区),各级各部门的干部职工、党员群众迅速投入到这场抗击疫情的全民战争当中——

  行动早、部署快,有备无患。

  1月23日之后的一个月里,我市连续多次召开市委专题会议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委书记董一兵的身影不时出现在乡镇社区、门诊医院、交通场站、机关企业、新闻单位等一线监测点和重点部门。“村里有多少外出返村人员?”“隔离措施落实了没有?”“每天有几人轮班?”成为董一兵到监测点必问的三个问题。

  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董一兵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后进入工地,逐项察看各个环节的施工组织情况。他要求,要持续加强诊疗筛查,对所有留观人员、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在临汾日报社,董一兵要求,要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占领网络宣传阵地,让公众客观认识疫情、科学预防疫情、冷静应对疫情。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云峰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督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洪洞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他要求严格按照省委“五严五防”和市委提出的各项要求,“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医护人员要强化个人防护、保障自身安全,确保实现“双零”目标。李云峰反复叮嘱在场的各级干部要克服厌战情绪,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切实做到严防死守。

  市委、市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前研判,提早部署,积极应对。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下发了应急预案,在全市确定定点医院18个、发热门诊22个;建立疫情防控专题会和防治重大疾病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属地管理原则,组成8个工作组和8个督查组,明确职责分工,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一体、职责明确、层层负责、联防联控的工作体系;出台了进一步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累计下发30余件紧急通知、实施方案、“四后”预案等一系列文件、方案,向武汉返乡人员下发了公开信,给全市人民发布公告,夯实了群防群控各项举措。全市医疗战线一以贯之坚持“早”字诀,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做到应检必检、应收必收、应治必治;在全省市级率先召开4次新闻发布会;及时编发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简报,推动各项措施顺利落实。

  摸排细,防控严,滴水不漏。

  我市严格落实省政府一级响应,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104个交通检测站点,包括机场、高铁、国省道干线等重要出入口,对外来人员和市内流动人员加强监测登记,强化出发地、目的地的流向管理,既防输入,又防输出;突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监管,对武汉等地来临返临人员及密切接触者,景区、网吧等群众集聚场所进行重点监管,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切断疫情传染源;特别是重点核查湖北、武汉来临返临人员,逐一排查、登记造册,有问题的全部上报,及时采取留观隔离措施。

  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社区、村的作用,调派机关工作人员进社区、村,采取地毯式、网格化摸排,对所有家庭人员信息全部登记造册,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防扩散,措施实,联防联控。

  市委、市政府组织各医疗机构与全市各县(市、区)交通场站进行联防联控,划区域负责,对入境旅客进行查检,指导交通场站做好环境消毒、工作人员做好防护。

  交通管理部门不断优化站点布局和检测流程,推行市内只检一次的办法,减少交通拥堵;卫健系统关闭了所有小诊所,公布举报电话,面向社会收集疫情线索;教育部门取消所有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市场监管部门关闭所有活禽市场;全市共发出85个信息及公告,要求群众减少外出;公安交警与交通运输、卫健疾控等部门昼夜坚守在道路交通疫情防控一线,确保辖区及过境群众平安健康。

  乡宁县时刻保持“战时状态”,设立7个工作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县委、县政府坚持一线工作法,以“超常规”的措施和标准,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在战“疫”中书写“人民至上”。永和县阁底乡在摸清全乡返乡人员底数的基础上,建立“312”(三卡一办法两督查)工作机制。同时为阻隔疫情传播途径,他们组建了党员先锋服务队为群众集中统一代购生产生活物资。

  ……

  上下同欲者胜,齐心协力者赢。目前,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正在积极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扎实布控,步步为营

  守好临汾阵地,确保万无一失

  2月19日,是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乡宁姑娘小潘返院复查的日子。

  在先后进行胸部CT、血常规、血生化等一系列检查后,小潘的各项检查结果显示,她已经完全康复。

  小潘是2月6日治愈出院的,转眼间14天的隔离期满。“我虽然看不见你们的脸,但我知道你们一定很美……真的谢谢你们。”当天,小潘将写着“大爱助生命远航,奉献把未来点亮”的锦旗送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手中。

  让我们把时针回拨至1月22日,看一看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转诊流程,以及非常时期的临汾速度。当日小潘乘坐航班从武汉起飞,在临汾乔李机场下机后,乘坐自家车辆返回乡宁。后因咳嗽、头痛,于1月24日下午到乡宁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就诊。1月25日上午,小潘被紧急转运至临汾市定点医院(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1月25日11时29分,一辆负压救护车紧急停靠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门口,小潘从乡宁转院到达。此时此刻,早已“全副武装”在门口迎候的发热门诊医师、护士快速为她加戴口罩、手套、鞋套,由专人引导快速通过专用通道,乘坐电梯进入六楼隔离病房,消杀人员快速对患者通道及电梯进行全程消毒。

  11时32分,小潘进入隔离病房,护士立即对其测量体温、血压、血氧,接诊医师评估病情。医师、护士、消杀协作统一、流程规范、及时准确,全程“快速接诊、快速入住、快速施治”。

  前后用时仅三分钟,就顺利将患者接到了感染隔离病区,减少了病毒的传染风险。这一速度着实让人惊叹。

  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在防治“非典”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确诊我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过程中,市新冠肺炎专家诊治组组长、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刁士琦提前研判,第一时间将患者接到医院进行治疗。在接诊过程中,医务人员迅速行动,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新冠肺炎救治指南给予抗病毒、中草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24小时密切观察,精心护理。

  作为疫情控制的核心部门,市疾控中心承担着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消杀和健康宣传等任务。在责任大、任务重、风险高的实验室,有着10年党龄的杨欢与郭子阳、张晓馨两名入党积极分子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第一时间到达工作岗位,圆满完成了我市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任务。截至目前共计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样本820份;排查2199人次,发出协查200人次;规范处置疫点5个、29次。

  市疾控专家组组长、市疾控中心主任张重辉,包括“非典”在内两次大的抗击疫情经历,无疑在她的生命历程中,是刻骨铭心的。连日来,始终奋战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从流行病学调查到疫情分析研判,从密切接触者追踪到疫情风险评估,她以身作则,以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科班出身的张重辉有感而发:“希望这次疫情过后,人们能够对疾病防控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把疾病防控做到时时、事事上,把疫情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危害降到最低!”眼下,随着复工、开学,将给疾控工作带来更大的考验,但她和她的“战友们”已重整旗鼓做好了准备。

  作为全市疫情防控的中枢机关,市卫健委迅速成立疫情应对领导组和工作专班,组织全市4956名村医、1173名社区医生对全市从武汉赴临返临人员进行摸排和医疗监测,发现有发热及身体不适人员立即送往辖区发热门诊规范就诊,严防疫情扩散蔓延。全面核实核准信息,建立了湖北、武汉返临人员信息库。采取利用大数据核查、入社区核查等多种方式,全面铺开外省(市)入临人员排查统计,确保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贫困山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另一个战场。山区点多、线长、面广、人散,加之医疗卫生条件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疫情防控所要求的水平,自然成为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

  “我是乡村医生,又是共产党员,要为村民们当好‘防护墙’,守护百姓健康是我最大的责任。” 正月初一以来,十九大代表、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村医贺星龙已上门为群众看病200余次。除了服务周边28个自然村村民就医,还要轮流在两个疫情防控检查点值班,做好疫情防控宣传,为包联的6个自然村127户返乡人员测量体温。

  截至2月23日24时,全市18所定点医院20个发热门诊累计接诊8418人,累计留观366人,目前留观47人,所有留观人员病情稳定。

  紧要关头,大局为重

  全力驰援湖北,不负人民重托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就是伟大的英雄。

  防控疫情是一场总体性防卫战,全国一盘棋。自1月26日起,我市连续抽调精锐的医疗防疫力量,派出三批共91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击疫情一线。这些肩负重托、冲锋在前的白衣勇士誓要以生命守护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救死扶伤的诺言。

  2月18日清晨,市委书记董一兵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云峰为我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送行,希望大家到岗以后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出色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攻坚战,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1月31日20:00一到岗立马投入到工作中。从下午到晚上我们总共收治了14个病人,直到2月1日00:30才下班,脱下层层的防护装备,按要求清洁消毒完毕,已经是1:30了。”这是我市首批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队队长、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乔莉莉的工作日志。

  “上前线,就意味着冒险,就意味着战斗。我是一名白衣天使,更是一名医疗战线的‘战士’!”这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杨静的“战前宣言”。1月30日,她进入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开始援助工作。

  2月13日凌晨2时,古县医疗集团内科主治医师李敏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纸尿裤,进入武汉市江汉方舱医院执行首次支援任务,同时也成为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中我市首位进入方舱的医生。

  “白衣天使,也是钢铁卫士。素不相识却不顾一切想要护你平安,这样的人真的有,而且很多很多。逆行!就是义无反顾,就是分秒必争。温暖!他们生而平凡,却敢与死神抢命。他们生而不凡,也有普通人的离合悲欢。希望!相信每一分努力,相信冲破阴霾的力量。谢谢守护!千万珍重!愿你们平安归来!”2月18日上午,获知我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后,网友程斌在朋友圈中真情流露。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有很多人第一次理解了守望相助的含义,也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苦难的含义,同样,也第一次理解了活着的意义。

  “晋心晋力,驰援湖北。”2月19日20时30分,我市支援湖北的物资车队从城西客运站启程。市商务局依托市蔬菜协会、万佳福超市、馨阳农贸市场等疫情期间重点保供企业,在最短时间内从各县(市、区)调配货源。共组织蔬菜180吨,苹果、梨各6900箱,方便面1500箱,山西特产大礼包1500份,给临汾医疗队队员的生活用品91份。

  2月14日,汾西县高寒农牧专业合作社玉露香梨捐赠仪式在团柏乡柴洼庄村举行。简短的仪式后,8辆满载玉露香梨的大卡车从这里出发,带着山区种梨人暖暖的爱心和祝愿,从大山深处驶往武汉。

  ……

  在疫情面前,同舟共济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湖北武汉,450万临汾人民与你们手拉手、心连心,并肩作战,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听党指挥,勇于胜利

  党员突击在前,党旗高高飘扬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磅礴斗志。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我市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人人担当负责,个个尽心出力,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城乡阻击战,让党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高高飘扬,用行动和坚守践行时代使命,守护着450万群众的生命健康。

  “我是党员,我先上!”市级医疗救治定点单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我市首名确诊患者后,党员李华和吴志娟主动请战,首批进入隔离病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勇担当、善作为。

  吉县的红林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红林组织广大果农中的党员向武汉重灾区捐赠吉县苹果3万余斤,目前已送达武汉协和医院和武汉市第六医院。

  “红色”逆行者王婷婷,是侯马市路东街道办事处机关党支部书记。侯马是临汾南大门,地处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她在请战书中写道:“无论生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正月初十凌晨四点半,她血压又升高了,可她硬咬牙不说,家人让她请假休息几天,可她直摇头:“党员多跑腿,居民少出门。这个时候我绝对不能垮下,我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完呢,防控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和松懈,只要我还能动就一定要坚守在一线。”就这样,她吃了降压药又准时出现在岗位上。

  大年初一,从武汉返乡的6人中有一名8岁小孩出现发热症状。汾西县邢家要乡大吉利村“第一书记”张波顾不上自身安全,立即到该户人家中做工作,协助家属第一时间将小孩送往汾西县人民医院治疗,经诊断排除新冠肺炎后,劝导其家人回村进行了14天的居家隔离。遇到这种情况,他不退缩、不畏惧,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古县南垣乡副乡长李斌主动请缨,要求投身到防控疫情第一线,担负起南垣乡疫情防控领导组常务副组长的重任。“这个时候党员干部不冲上去谁上去。”“党员就是要带好头,关键时刻在前。”“干就对了。”

  “作为一名受党长期关怀教育、拥有64年党龄的老党员,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绝不能袖手旁观,虽然我的年纪已不允许冲在第一线,但是我会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贡献一分力量。”襄汾县离休干部、90岁老党员张有申亲眼目睹了镇、村两级干部和党员志愿者放弃休息,自春节假期就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上时,再也坐不住了。2月6日,他把5000元的特殊党费交到襄汾县委老干部局局长裴杰民手里。

  “我们对年前回村的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一天一报告,一天两测体温。不走亲,不访友,出门戴口罩,党员干部对回村人员一对一包联。目前,全村实现了零出入和零疫情,确保了一方平安稳定。”听得出,蒲县山中乡山中村党支部书记石金平对本村的疫情防控信心很足。

  隔离病毒,不会隔离党的温暖。洪洞县大槐树镇秦壁村党支部在要求村民居家、不得外出的同时,主动开展便民服务代办活动,帮村民代缴电费、燃气费和购买物品、快递收送等,将米面油菜等生活必需品送上门,给没有口罩的家庭送去口罩,并在正月十五按每人10颗的标准,给全体村民免费送出5万余颗元宵。

  疫情防控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社区。曲沃县乐昌镇东关社区党支部使用无人机在各社区进行防控宣传,营造科学防护的浓厚氛围,做到“守住大门、看住楼门、不出家门”,彻底把住居民小区关键“卡口”。连日来,无人机共开展宣传100余架次。在“三个联防指挥部”的统一协作下,确保了各项防控任务有序开展,守好疫情防控“东关社区阵地”。

  正是因为有一个个党员不分日夜,不畏艰险,昂首挺立在一线、奔走在一线、抗争在一线,才换来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政府社会联动,汇聚决胜力量

  市委、市政府充分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措施,借助社会机制的力量,把社会手段和政府手段有机结合,搭建对接平台,动员吸纳社会力量,构筑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疫情发生后,市民选择“宅”在家里,节前储备的果蔬已经所剩不多。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公交公司与三家大型超市组成“公交移动爱心超市”提供上门服务,雪中送炭之举,赢得点赞无数。

  尧都保安护卫中心的200名公交安保员坚守市区各公交站点,给市民免费发放口罩,宣讲疫情和防护措施。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由临汾蓝天救援队志愿者组成的消杀队伍进入市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消杀防控工作,成为临汾抗“疫”战中一抹最亮眼的“蓝”。全市多个志愿者协会的广大志愿者踊跃报名主动下沉社区,开展消杀防控和防疫宣传工作。

  2月13日,成立刚刚一周的山西海亿康科技有限公司两条一次性医用平面口罩生产线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此前,曲沃李时珍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两条日产量6.5万只的口罩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2月19日上午,日产N95口罩可达到3万只的云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开始运行,从2月9日设备的逐步到位至2月18日调试结束,仅用了10天时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执行市政府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的购置、储备和统一调配力度,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一线人员需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是决定其命运的终极力量。在巨大的危机面前,无数医护人员、公安干警、街道社区干部义无反顾地冲上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文化基因就在他们身上显现。

  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笔作枪,以人为本,潜心创作、倾情抒写,创作了一批批感人至深、激荡心灵的作品,记录临汾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讴歌“逆行者”大爱精神,鼓舞斗志、温暖人心,凝聚力量,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截至目前,全市3600多名各级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了16740余件优秀文艺作品。

  统筹兼顾,坚守底线

  降低疫情影响,打赢两场战役

  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点上,在项目、企业开工复工的节骨眼上,市委书记董一兵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再部署再动员。

  “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必须毫不放松”

  “项目开工是当前短板,必须迎头赶上”

  “企业复工是当务之急,必须加快推进”

  ……

  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有条不紊地抓好复工复产,加快开发区建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战役,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

  4亿元的大手笔!全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调查15.8万余户的基础上,准备投放春耕备耕资金4亿元,从而解除了广大农户投身春耕备耕的后顾之忧。

  浮山县广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设计、生产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公司经过该县疫情防控领导组实地审验,已有序复工。

  自2月5日复工以来,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执行复工预案,落实好各项防护措施,紧锣密鼓地生产销往德、法、意等欧洲国家的订单产品。

  “我们坚持两线作战,确保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平稳有序!”山西建邦集团负责人表示,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有批次、渐进地组织人员和项目复工,坚持安全生产不松懈,认真落实值班带班和应急值守,提前筹划物料采购、产品销售、资金统筹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力度不减,生产经营秩序不乱。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公交服务保障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精准防控疫情,抓好复工复产”的精神,市公交公司因地制宜,推出“定制公交”点对点进行服务,助力企事业单位有序复工,确保员工安全、舒适、快捷出行。

  疫情发生以来,侯马市提早入手、科学预判、严把标准、强化服务,先后为企业协调解决了原料、设备、运输、防疫物资等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96个,为辖区企业的复工复产打下了坚实基础。2月15日,侯马市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目前,我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正在有序复工复产。自2月9日开始至2月22日,全市3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309家恢复生产,复工率为80.47%,其中,电力、供热、焦化、钢铁等行业全部复工复产。

  走过春寒料峭,才有春花满地,走过风雨飘摇,才有碧空如洗。

  临汾,有信心、迎难而上,拿出更科学周密、更有力有序的举措,全力筑牢防疫堤坝,早日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战役的全面胜利!

  记者 乔卫东 王小庚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