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贾丽:有一种坚守叫我们始终都在

2022-01-25 09:52: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1月20日,是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科病区发热门诊护士长贾丽坚守岗位的第462天。还没吃午饭的贾丽和负责预检分诊工作的柏晓薇在门诊大厅查验就诊人员的身份信息。扫码、测温、登记、流行病学史问询、核酸检测……已成为她们每天工作的必要环节。即使时间再紧,她们的耐心和细心一点不减,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每一次与中高风险地区返临人员“近距离接触”,她们从未掉队,因为她们知道定点救治医院医护人员肩头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安全,门诊大厅的大门一直敞开。“不是暖气没烧暖,而是有暖气也暖不了。”贾丽和柏晓薇这对搭档默契认真地进行着人员登记,桌下有一个小小的电暖器。“别看这个小电暖,关键时候发挥了大作用呢,我们的腿脚都是靠这个小电暖烘热的。”柏晓薇说。

  每天接触的都是发热患者,密封的防护服,穿脱极为不便,吃饭、上厕所成为她们最为“讨厌”的事。

  寒风中这群最可爱的人,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战斗力。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容,却能看到护目镜下一双双坚毅的眼神。口罩之下,贾丽每呼出一口气便瞬间被液化,顺着面颊缓缓流,但她依旧忙碌着,为了更多人……

  每一套动作流畅娴熟的背后,是传染病领域奋战了几十年,在一次次磨合中历练出的效率。

  “作为定点医院,担的风险是最高的,但也是最不被理解的。”不管是对于发热的患者还是密接人员,抑或从中高风险地区归来的人员,很多人都难免存在焦虑。“他们有情绪,我也能理解。”所以,在这里从留观人员核酸检测到安排饮食,再到情绪变化,医护人员谨小慎微,尽可能感同身受为留观人员提供便利,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情绪。

  一位从郑州归来的市民前来做核酸检测,柏晓薇需要登记两码、身份证和个人详细信息以及简单的流行病学史。之后在医生赵彩云处,还会被问及接种疫苗情况以及10大症状,填写疫情防控承诺书。大夫是要根据调查流行病学史及10大临床症状,开具相对应的化验单,完善对应的检查。“做什么检查,需不需要做胸片,需不需要抽血化验,都要从他们口中得知。”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对就诊人员进行询问,唯恐遗漏一个病例,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慎重排查。为了避免“一刀切”对更多人造成影响,以“绣花”般的态度,细致入微的流调方式和做法,是三院30多年面对传染病总结积累的经验。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发热门诊总接诊4192人次,发热1162人次,密接者13人,次密接32人,次次密接者14人,境外输入41人,收治无症状感染者2人。

  每一个与死神面对面、和病毒“硬刚”到底的时刻,他们都不乏临危不惧的勇气,全因“三院人”在突发疫情的洗礼中全力以赴坚守阵地。

  作为我市疫情防控定点医院,永远不缺位、时刻在现场的日夜坚守,制定完善的预案和应急方案,在平时把看似“无用”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精细,没有临时抱佛脚的侥幸,才是三院阵脚不乱守护万家灯火的底气。

  一张张紧凑简明的时间表,一个个规范的操作流程,按要求及时清理医废,科学精准消杀……做到闭环管理,确保风险不外漏。白天工作有序开展,离不开挑灯夜战紧张准备,一切安排妥当,往往已是凌晨。

  市第三人民医院始终坚持把针对不同岗位的职工培训工作作为防控工作的前提,结合巡查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醒和反复培训,全科室人员通过了手卫生、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穿脱防护服操作考核。

  特别是预检分诊、核酸采样点等重点关口,都有日常巡查,以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现场解决。

  从初次接受任务的紧张,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他们不断改进运转方式、学习新方法、应对新问题,无惧每一次考验,用智慧和勇气为大众安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正是有着无数像三院人这样默默付出与坚守的白衣战士,才让人民群众在寒冬中感到无比的安心。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