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月12日1时许,当大多数人正沉浸在梦乡之时,尧都区铁路东办事处康庄社区党支部书记乔艳梅、平房区老旧小区网格员戈俊岐等依然忙碌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自己的“不眠夜”换取辖区群众的“安心觉”。
几个小时前,他们得知辖区居民张某一家从天津乘坐高铁返回临汾后,便第一时间赶往临汾西站,积极配合卫健部门落实精细化防控措施、实行人性化服务管理,将张某一家送至指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同时确保张某一家全程与外界“零接触”,这才拖着疲惫的步伐返回社区进行后续工作。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网格员就是这个阵地上的“排头兵”。当天天刚亮,仅休息了短短4个小时的戈俊岐又出现在自己所负责的辖区里。这里分布着多个老旧小区及诸多平房,没有物业、没有门房、完全“开放”,住户以上了年纪、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居多。
为此,戈俊岐的工作量加大了不少。他像往常一样,进行“洗楼式”排查,逐门逐户详细询问近期是否外出、是否去过天津市、河南安阳市等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接触过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临人员,重点排查外来返家、外来务工、来临探亲等人员。他一边与居民沟通,一边快速登记信息,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今天测了几次体温,分别是多少”“有没有发烧、咳嗽等症状”“家里的菜够吃吗,需要什么随时联系”……戈俊岐通过电话、微信及时跟踪、监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健康状况,反复叮嘱对方不要出门、做好防护。
“结束‘洗楼’工作后,还要核对排查后的每一个数据,力争不放过每一个漏洞,坚决做到重点人员排查‘一个不漏’,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一个不出门’。”戈俊岐说,“守好基层的‘第一扇门’,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与此同时,东盛华庭A区网格员李晓辉已经巡查了5个门岗,仔细查阅了前一天夜里至今的所有登记内容,一看到来人是“生面孔”或是推着行李箱,他都会立即上前详细询问,查看行程码、健康码无异样后才“放行”。
“不要接待预定大型宴席的顾客”“确保每桌不超10人,要记录他们的信息”……转眼,李晓辉又到了沿街商铺,引导商户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做好清洁消毒、体温检测、查验“两码”、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宣传发动、实地巡查、上门摸排……李晓辉一忙就是一整天,一走就走出了两三万步,牢牢占据着“朋友圈”微信运动排行榜前三名。天黑了,他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协助物业科学规划、严控小区出入口数量,为便于管理暂时封闭了3个门岗,培训即将上岗的志愿者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疫情防控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都连着民生、牵着群众。康庄社区全体工作人员每天都奔走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以“网格”为战场,竭尽全力防止输入性疫情风险,为辖区群众构建起一张全覆盖、无死角的防控网络。
“近段时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相关工作不断‘加码’,我们一直处于‘5+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针对春节临近、人员流动性加大的特点,持续全面加强重点人员摸排管控,每天拨打上百个电话一一核实、登记大数据推送来的重点人员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实施分类管控。”乔艳梅说,“希望居民朋友们加强自我约束,做好自我管理,支持理解并自觉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