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永乐乡红林村“三零”单位创建工作纪实

2020-08-14 09:27: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走进古县永乐乡红林村,恰逢柴胡开花的季节,漫山开着的黄色小花连成一片金色海洋,煞是好看。

  “这雨下得可真好,今年应该又是一个丰收年。”说着,红林村党总支书记张恩龙便开始向记者介绍了起来。红林村位于永乐乡东南部,由红木垣、茨林、曲庄三个行政村合并组成,辖8个村民小组,现有218户654口人,党员46人。全村主导产业以核桃、玉米、中药材为主。

  “我们村已连续5年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张恩龙说,村“两委”将“三零”单位创建与坚持产业发展、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取得了明显实效。

  织好基层治理“防护网”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红林村“两委”班子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示范作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七有七无”乡村治理工作总抓手。“七有”列出“正向标准”。村党组织建设提出“既有组织保障又有集体收入”;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出“既有村规民约又有民主监督”;细化农村法治、公共服务和治安防控提出“既有便民服务又有防控体系、调节机制”,让“三零”单位创建有章可循。“七无”理出“负面清单”。“无黑恶”持续巩固扫黑除恶成果,衔接扩大“三零”单位创建战果;“无毒害”继续深化“禁毒”专项整治行动;“无刑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预警预测源头治理;“无邪教”加大全村巡查排查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无非访”坚持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无事故”重在防范农村道路交通、地质灾害、食品卫生等各类事件;“无陋习”倡导移风易俗,禁止大操大办。

  搭好网格治理“服务台”

  7月22日,三个行政村的网格长们又聚在一起,汇报一个月以来各村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为了让全体村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村里的大小事情,该村“两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基层网格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了网格体系,构建了“党总支+党支部+村组子网格+小微网格”四级网格体系。

  红林村党总支委员张恒说:“全村划分为了5个子网格、16个小微网格,分格包片包户,制定了10清标准。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节、重点人员管理、特殊人员管理等16项网格事务清单,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结合村情实际,村里还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一系列制度,全村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原则进行,每月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同时,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与志愿者服务队结合,先后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帮助老年人整理庭院等活动,得到了全体村民的一致肯定,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建好就业增收“连心桥”

  村“两委”严格遵循县委、县政府“1234”工作重心和乡党委、政府“153”工作思路,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引进古县古树生态农业公司,流转土地2300余亩,涉及农户80余户,良好的营商环境为集中连片发展柴胡种植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其中公司负责拓展市场,基地负责药材种植、技术指导,农户负责提供土地、劳务输出、参与种植。该项目满足了全村100余名闲置劳动力实现就近务工、增加收入的需求,预计每亩年均可实现净收入3000元以上。

  发挥德治教化“正能量”

  邻里守望,搭建“熟人”社会。该村“两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先后精心组织开展了最美家庭、最美婆媳评选、趣味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大家积极踊跃参与,团结互助的新风尚悄然形成。邻里共建,建设美丽乡村。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坚持垃圾不落地,进一步提升了全体村民热爱红林、建设红林的意识,营造了和谐文明的农村新氛围。邻里监督,倡导乡风文明。在移风易俗方面,红林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内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理事长,制定了相关章程和标准,倡导节俭办事,坚决杜绝铺张浪费。

  奏响平安建设“共鸣曲”

  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红林村紧抓“三零”单位创建这一良好契机,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党员、组长、护林员、保洁员、村民代表为成员的红林村平安建设暨“三零”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强化“两会一队”组织建设,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群防群治,成立了村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及时主动介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今年5月,茨林村发生一起土地纠纷,村民张某、刘某承包了村里的同一块土地,因庄界不清二人发生争执,互不相让。村委会知道以后,派村网格长党安峰及两名网格员上门去做双方工作。党安峰通过实地测量,重新为两家制定了界桩,向双方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给他们讲了“六尺巷”的典故,并教育邻里相处要以和睦为基础。在网格员们的努力下,两人的矛盾终于得以化解。

  如今的红林村,生活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治安和谐稳定,村“两委”班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体村民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