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公

2020-11-11 10:26: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晋武公(前754—前677),姬姓,名“称”,曲沃桓叔之孙、庄伯之子。晋哀侯二年(前716)继父位成为曲沃的国君,称曲沃武公,继承桓叔、庄伯遗志,继续与翼城晋侯保持分裂局面,伺机进攻。

  晋哀侯八年(前710),晋军侵占陉庭(今曲沃县城东),曲沃武公率兵进入陉庭,与陉庭联兵对抗晋国。第二年春天,曲沃武公攻伐晋都城翼,打败晋军,并追逐哀侯到汾河边湿地俘获之,后又指使韩万杀了哀侯。晋人遂立哀侯之子小子为君,称晋小子侯。此时,“曲沃益强,晋无如之何”,曲沃代翼成为大势。晋小子侯在位4年,被曲沃武公诱杀。周桓王派虢仲出兵讨伐曲沃,武公只好退守曲沃;周桓王遂立晋哀侯之弟缗为晋的国君,这样,曲沃暂时未能吞灭翼城晋公室。

  晋侯缗二十八年(前678),曲沃武公出兵翼都,灭晋;武公把从晋公室劫掠宝器赂献给周釐王,釐王封他为晋的国君,并列为诸侯,公开承认了晋国小宗灭大宗的合法性。此事件史称“曲沃代翼”。曲沃武公成为晋君后,改称为晋武公,两年后去世。

  关于“曲沃代翼”,在这场长达67年的内乱中,小宗桓庄之族,即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打败大宗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晋哀侯、晋小子侯、晋侯缗六代,取代晋文侯一脉夺得晋国正统地位。

  春秋早期的晋君都以“继文绍武”来勉励自己,希望晋国人能像晋文侯和晋武公那样胸怀大志、发愤图强、建立伟业。如果说晋文侯的功绩在于第一次使晋国发展壮大起来,那么晋武公的功绩在于使分裂近七十年的晋国复归统一,为晋国第二次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临汾市志》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晋文侯

 

下一篇: 晋献公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