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荀丹薇) 市纪委监委公开曝光5起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后,市财政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对市纪委监委关于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的通报进行了专题学习,以案为鉴,举一反三,着力打造“阳光财政”。
市财政局负责人要求,全市财政系统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要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到“四个加强”。加强廉政教育。严格教育、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严守法律底线、政策底线、纪律底线和道德底线,为国家和人民管好钱,为全市发展理好财;加强绩效管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大力实施绩效监督,削减低效无效资金,腾退重复错位支出,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加快预算制度改革,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让公共资金和权力在“聚光灯”和“摄像头”下运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紧扣财政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有效防范廉政和业务风险,严格预算硬约束,提高执行力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资金,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着力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主动对标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举措,深入实施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