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履职侧记

2020-01-22 09:16: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我市代表认真审议了大会各项工作报告,代表们发言踊跃、各抒己见,认真履行代表职责。记者 赵俊堂

  临汾新闻网讯 大寒节气前一天,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我市选举的63名省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传递民意民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落实“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审议各项报告和议案,共商发展大计,共话转型宏图。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转型为纲,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创新生态,增强创新驱动力,这是今年省政府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的省人大代表一致认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才能跑出临汾创新的“加速度”。

  董一兵代表表示,我市要紧密结合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三四三”工作思路和要求,全力抓好贯彻落实。要坚持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引领,努力打造我省南部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增强发展集聚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要统筹沿黄、沿汾、太岳“三大板块”均衡发展,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情况,分类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要狠抓开发区建设、能源革命、项目建设、改革创新“四大牵引”,力争环保倒逼转型、装备制造业发展、文旅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李云峰代表说,我市要结合“两会”精神,对今年我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引领”“三个板块”“四大牵引”“三个走在前列”工作思路进行细化、深化、完整化,以切合临汾的工作思路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要狠抓落实,进一步办好临汾的事情。着力抓好产业转型和项目建设,抓好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抓好开发区建设和民营经济发展,抓好“三大攻坚战”和民生改善,抓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城乡品质提升,努力把临汾的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对于如何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吉守斌代表提了两点建议,一是希望省政府支持临汾建设煤成气高效利用示范基地,给予政策优惠,使临汾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上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是支持临汾建设物流枢纽城市。临汾已经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规划中,今年将申报建设方案,希望省政府支持,让物流产业发挥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促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围绕中心工作 提升服务水平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谋划新一年工作时,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走深、走心、走实的新思路、新行动和新举措。

  陈小洪代表表示,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将把学习领会报告精神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建好“两个机关”的要求,围绕市委“一三四三”发展战略,积极向省人大对标看齐,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提升立法能力和水平,更好发挥立法的引领、保障和推动作用。坚持围绕大局贴近民生,切实增强监督实效。坚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并不断提升履职本领,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临汾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用重要篇幅肯定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刘晓东代表梳理,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注重工作创新,将预算审查前参与提前到预算编制前,还实现了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常态化。推进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建设,截至2019年底,全省11个市级人大和70%的县级人大完成平台建设,他建议各市县人大也要重视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建设,不断提升预算监督水平。

  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张春龙代表提出来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在今年的工作中,省人大常委会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县乡人大工作的联系指导,尤其要加强对代表联络站运行工作的指导,加强对市县人大开展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的指导。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级人大代表尤其基层人大工作者的履职培训。三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省人大代表省内跨市视察方式,不断提升视察工作的效果。”

  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企业发展

  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审议的《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引起代表们的高度重视和热议。

  在梁若皓代表看来,《条例》提交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目的是在更大的范围广泛听取和吸收人大代表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工商界企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使其更加完善、更接地气、更务实管用。他说:“这次,省人大通过立法的形式,助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对山西进一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尤其是对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现在的《条例》完全符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条例》主要是为了解决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方面的‘软环境’问题,核心理念是对各类市场主体要一视同仁,破除对市场主体不合理的‘门槛’和限制,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大干事创业空间,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王卫星代表建议,在项目落地方面,政府要减少审批环节,尽快使项目建成达效。

  列席代表李晓民表示,《条例》的制定十分必要,但关键在落实,他建议,一是《条例》出台以后,政府应该再出台一些细则,在落实上狠下功夫。二是针对职能部门特别是关键部门、关键科室的负责人或具体办事人员,要加强培训指导,并出台相关规定,规定时间年限进行岗位交流。

  推进城乡建设 推动乡村振兴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理念,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地位之重。

  苏根代表认为,在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中,应该把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各地在革除农村陋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农村的天价彩礼娶不起、繁多的人情还不起等问题,还是不同程度存在。这些不良风气,成了农民群众的家庭负担。因此,我建议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中,应当增加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通过加强制度保证,实施有效的管理,推动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前,李霞代表撰写了“关于尽快制定《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条例》的议案”,这个议案或将加快我省农业生产托管走上法制化轨道,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针对这一目标,陈华代表建议,一是要尽快制定规范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指导性意见,为市县制定扶持办法,提供参考依据;二是给市县特别是贫困县专项列支农业技术服务团队经费,以便更快捷有效地促进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生活品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实事也成为广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充足的专业教师是学前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有序开展保育教育活动的基本保障。马艳珍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落后,财力不足的贫困县,没有财政供养能力招聘幼儿教师,无法充实专业的幼儿教师,致使整个教师队伍老化,专业水平不高,很难胜任快速发展的现代保育教育要求。她认为应当将幼儿教师纳入特岗教师招聘范畴,招聘一些能从事与儿童教育事业有关的,能胜任儿童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学历的幼师,继而保证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我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刘辉代表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分级诊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民医保、综合监管改革,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等内容,尤其是将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列入了政府工作,非常及时、必要。”作为省人大代表,他希望能为建设医学研究中心作出自己的努力,把临汾的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做成山西乃至全国的品牌,让更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得到最先进的诊疗,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雪沃大地肥劲土,寒凝岁月发春华。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新的一年,我市的省人大代表将一如既往地守初心、担使命,忠诚履职,将民意民声转化为一份份沉甸甸的议案,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现实。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