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手持献血证书
临汾新闻网讯 20年献血106次,累计献血32600ml……这些简单却不平凡的数字记录着一位无偿献血者的无私大爱。2000年,22岁的李春霞路过洪洞中心广场时,看到了献血宣传。她怀着好奇心走进了献血车,从此之后她便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曾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一次银奖;不仅如此,2005年,她在太原市血液中心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2018年,又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进行了网上登记……
从“三剑客”到“五剑客”
“献血不仅对自己身体有益,还能为他人的生命续航……”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者行列,李春霞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当宣传献血的志愿者,她用自己的经历,积极向大家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以及献血前后应注意的事项等。在李春霞的影响下,她的家人、身边的朋友、同事也都纷纷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行列。
“最早的时候,我妹妹和嫂子在我的影响下,加入献血行列。刚开始是献全血,半年献一次;后来献血小板,半个月就能献一次。每次我们三个都一起去,时间久了,家里和熟悉的人都称我们为‘献血三剑客’!”李春霞笑着说,结婚后,在她的影响下,她老公计志峰也加入了献血行列,并获得了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荣誉。
李春霞和爱人的爱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看着爸爸妈妈一沓红色的献血证和荣誉证书,儿子骄傲地说:“等我长大了,就当你们的献血接班人。并且我要在18岁生日的时候,将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礼送给爸爸妈妈。”
引以为傲的“标记”
因为多次献血,李春霞的手臂上留下了许多的针眼留痕。这些针眼,还曾经闹出过误会……2013年,李春霞在太原富士康上班,有一次她和同事出门,由于穿的短袖,同事惊讶地发现了她手臂上密密麻麻的针眼痕迹,脸色一下就变了,慌忙间甩开李春霞的手臂说:“你不会是‘瘾君子’吧?”当时,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不是!不是!我这是献血留下的痕迹!”李春霞赶忙解释,“不信你看,我有献血证呢!家里还有很多……”说着便从包里拿出几个献血证,同事的表情一下子从惊讶变成了崇拜。
因为献血留下的针痕,以前她都不敢穿短袖出门,怕影响美观,后来,她不再掩饰这些痕迹,因为她明白了这些密密麻麻的针痕正是她爱心的标记,是她的骄傲和自豪!
尽全力传递正能量
“无偿献血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公益,伸出手臂,就是一次公益……”李春霞说,人活着就要对社会有奉献,做个有用的人……2005年,李春霞在太原市血液中心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登记。
“当时在献血的时候,听工作人员说当地有个女大学生得了急性白血病,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植,否则就有生命危险。了解了情况后,我就说自己愿意试试,看能不能帮助到她,随后就进行了血液和相关信息的采集。”李春霞说,后来没有配型成功,的确有些遗憾……
2017年,李春霞在新闻中看到浙江一位身患绝症的孩子,要求父母把自己有用的器官捐赠给其他患者。后来孩子去世后,其父母将孩子的眼角膜进行了捐献……这个事情对她的触动很大,于是她就产生了捐献器官的想法。2018年,李春霞正式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进行了网上登记。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无限的精彩,那这样的生命就太有意义了。”采访末了,李春霞说,她希望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正确价值观的传递者,尽最大努力用有限的生命为社会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记者 郝海军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