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这次会议太振奋人心了,咱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会议精神……”日前,刚刚参加完市两会的尧都区铁路东街道三元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卫星走进社区,顾不上休息,立即给社区工作人员分享自己参会的所见所闻。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如何将会议精神落实到社区具体工作中,为社区建设注入新活力。
刘卫星几十年如一日,带领社区工作者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就业、居家养老以及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难题,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她对群众有爱心,勇于担当和创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为社区治理、邻里和谐、居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三元社区的华丽蜕变,离不开她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她是社区建设的“粘合剂”
“你在三元社区20个小区的住户心中刻下了一道道印记,在居民的心中留下丝丝缕缕的温暖……”在三元社区东阳阳光小区居民张万锁的微信朋友圈里,写有他对刘卫星打心底里的赞赏。
尧都区铁路东街道三元社区成立之初,面对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不完善、居民归属感不强等诸多挑战。7000户居民,2万多人,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多”——老旧小区多、无物业管理小区多、三无小区多……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现实情况,刘卫星担下重任,带领三元社区一班人边想、边干,从找房子、划片子、结对子,到搞网格化、搞治理、搞服务,做好社区建设的“粘合剂”,坚持党建带妇建,总结形成了以“1235”社区治理工作法为代表的多种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和方法,把昔日的“老乱穷”社区治理成今天的“幸福园”。
“我曾经有两次转为事业单位编制和公务员的机会,但是放弃了。”1993年8月,刘卫星在市建公司从事居委会工作,这是她从事社区工作的开端。到现在,她在社区工作了30多年,为了社区工作放弃了两次入编的机会,但始终不后悔。这一路走来,有心酸、有难过、有委屈,但也有满足、有收获、有成绩。刘卫星感慨地说:“我与居民们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这让我真的无法割舍。看着长大的地方越来越好,我打心底里开心,心甘情愿为社区发展奉献一切。”
“1.准备志愿活动的工具;2.有一例社区纠纷问题需要解决……”每天上午八时左右,刘卫星都会把一天需要做的工作整理好,发至内部微信工作群。遇到居民群众反映问题,她也会一一记录下来,准确落实并及时反馈给居民群众。在她的手机里,关于社区工作就设立了近200个微信群。她的手机总保持24小时开机,社区居民们线上线下有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找刘卫星解决”。
“在咱们三元社区,有啥事社区能办了,有困难社区能帮忙。在这样的社区生活,我觉得很幸福、很开心。”段会剑是社区志愿者,总是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他分享道,“只要能为咱们社区做贡献,我就很开心。”
为了让居民在社区有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刘卫星邀请居民到社区便民服务项目中当老师、志愿者。在刘卫星的带领下,居民们积极参与社区工作,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社区处处充满欢声笑语。
居民群众的冷暖始终放在刘卫星心上。她带领社区工作者积极整合社区资源,探索出“四步法”民主议事协商制度,即“支部出题、三方议题、物管答题、群众评题”,支部在“一月一主题”议题会上,根据每个小区党小组组长和党员代表收集的诉求,以及社区全科网格长每日早上巡逻发现的问题,提出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物管负责配合落实。在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下,整个社区5个小区都从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三无”,转变到主事有党、理事有人、议事有法“三有”。
她是社区工作者的“定心丸”
“汽车充电桩安置我们必须要注意三个点,一是必须保证私人所有,二是要有物业开具的证明,三是要有自己车位两边车位所有者的同意安装证明……”2月28日,在三元社区内部学习会议上,刘卫星发现年轻社区工作者为不具备充电桩安装条件的居民申请盖了章,于是立即对充电桩安装申请条件进行了重申,并协助同事及时将盖章申请表追回。
每周五下午,三元社区工作者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总结解决上一周治理存在的问题。刘卫星就像是大家的“定心丸”,只要她在,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刘主任不仅工作出色,而且极具人格魅力,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她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给予指导性意见,在她的领导下,我们整个团队温暖且有凝聚力。”三元社区党委委员兼居委会副主任段晓华2021年从尧都区冶建社区换届到三元社区工作,在她的眼里,刘卫星就是社区工作者的“大家长”,“有她在我们身后,我们工作很安心也很有底气。”
要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团队。为了提高团队凝聚力,刘卫星定期组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提升班子成员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她非常重视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坚持公平公正,打造了一个团结奋进、务实高效的社区工作团队。
2024年,我市首家“学习强国”主题社区在三元社区建成,刘卫星带领社区工作者积极开展相关宣传,并走进尧都区社区工作者实训基地为参训人员详细讲解“学习强国”临汾学习平台内容,为构建学习型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在社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三元社区治理得越来越好,居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刘卫星的工作也得到了各界的肯定,先后被授予“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十佳山西最美社区干部”等荣誉称号。今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她是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2018年我搬入阳光小区,刘主任了解到我的家庭情况,只要社区有活动、节日有补助总会想到我。她能做的都为我做到了,她是我们居民的‘贴心人’,我真的很敬佩她。”张迎祥是阳光小区居民,她家经济条件不好,丈夫患有脑梗,生活难以自理,儿子身体不好,家中全靠她一人承担。得知张迎祥的家庭情况后,刘卫星便把她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逢年过节都会到张迎祥家中探望,为她的家庭加油打气,社区的关怀让张迎祥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居民群众有问题,我就解决问题;他们有需求,我就尽力去帮忙。”刘卫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为符合标准的困难家庭申请办理低保救助,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辅助器具适配;积极关注老年人生活需求,依托社区康养天下老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场所,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各类慰问活动,让600余名党员、居民群众受益。
为提升居民素质、促进社区文明建设,刘卫星组织创建第二书房·映连红馆,组建了15支“红星闪闪”志愿服务队,在社区积极开展“最美巾帼奋斗者”评选表彰,争当好女性、争做好母亲、争创好家庭“三争三好”等活动,社区还组织聘请专业老师、模范人物讲授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妇女同志生活技能,激励更多妇女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她特别关注家庭综合素质提升,围绕“爱临汾·赢未来”不断组织开展家教家风教育讲座、亲子阅读等活动。近三年来,社区累计开展各种活动4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次。
为创建法治社区,维护居民群众合法权益,2014年,刘卫星组织设立“志琴说事”矛盾调解室,为辖区群众开展法治教育、矛盾调解、法律咨询等活动。成立近十年来,累计开展800余次法治活动,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
2024年,自全市号召广大市民积极践行“最初中国·文明临汾”三个“十小事”以来,刘卫星积极组织在社区践行三个“十小事”,通过健康科普、环保宣传、文明出行等活动,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社区工作者干劲更足了!”如今,刘卫星每天仍忙碌在社区里、穿梭在居民中。“我们要再接再厉,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刘卫星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 景秀红 张文妍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