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先进工作者、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邺:“我们的目光必须比火光亮”

2025-05-15 09:02: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浓烟蔽日的火场中,他在最前沿开辟“生命通道”;寒霜凝结的训练场里,他十年如一日打磨“救援铁军”。

  当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邺捧起“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时,他的耳边仿佛回响起二十年间数千次警笛的长鸣。被问及获奖感受,张邺目光坚定:“每次警铃响起,我们都是归零重启的‘逆行者’。”

  当危险来临时,橙色战车划破夜空的呼啸,永远是最动人的平安旋律。这不仅是一位消防员用血肉之躯刻写的平安史诗,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以凡人之躯比肩“逆行者”传奇的忠诚见证。

  生命至上——赴汤蹈火无畏者

  “当人民大会堂的穹顶映入眼帘,仰望五角星的那一刻,没有人不热泪盈眶,没有人不心潮澎湃。”回想起4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的时刻,张邺难掩心中的激动,“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我无比骄傲,这份荣誉也属于所有奋战在防火灭火、救援救灾一线的消防救援人员!”

  “火场如战场,半秒决生死。”20余年的消防工作,让张邺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做基层指挥员时,执行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他从来都是第一个上,最后一个撤离。

  2019年,在一起山体滑坡灾害中,垮塌区域自南向北倾斜于自然形成的黄土沟壑中,垮塌区域内沟壑平均深度为70米,坡度倾斜度平均约为53度,救援区域坡度最大倾斜度约为83度,上有几百吨垮塌建筑基座,下有几十米深沟,作业面狭窄,坡陡沟深,土质松软,救援现场小面积土方石块不计其数,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救援人员伤亡。

  接到警情后,时任当地消防大队大队长的张邺第一时间带领队员到达现场,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和群众提供的线索,按照“先易后难、由表及里”的原则,组织队员分别采取“撬棍扩张、气垫顶撑、速断切割”等战法战术展开救援。

  当晚20时许,现场发生二次垮塌之前,张邺提前预判到有可能发生垮塌的危险,及时果断命令救援人员迅速撤离,成功避免了消防救援人员的伤亡。二次垮塌撤离之后,救援现场陷入僵局,留给救援人员的是更加艰难地直面生死的考验。如果再次进入现场,随着夜幕降临,能见度降低,有可能发生再次垮塌,救援人员可能不会那么幸运地及时撤离;如果不进去救援,留给废墟中幸存者的时间不多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可能在救援人员的眼前慢慢逝去。面对抉择,张邺没有犹豫、主动请缨,在当地政府救援指挥部同意后,带领21名救援人员冒着随时发生再次垮塌的危险深入现场,用身体开辟出一条救援“生命之路”。

  回想起这场救援行动,张邺清晰地记得当时上级领导的命令:“张邺,无论如何,你带进去多少人,必须全部带出来!”这是使命,更是职责。在张邺和21名消防救援人员长达9个多小时的奋战下,被困群众陆续获救。

  火海敢闯、危难敢赴,浓烟遮不住每一位消防救援人员的方向,更压不垮他们的脊梁,因为他们用生命护佑生命:“每一位身处危险的群众,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为生命而战,绝不言弃!”

  铠甲之下——铁血柔情守护者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在张邺的手机歌单里,这首《英雄赞歌》常常单曲循环播放。

  “没有革命先烈的伟大壮举,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星。”张邺说,每每听歌时,脑海里总会出现英烈们的壮举画面,有时难以控制情绪地热泪盈眶。

  怀着这份崇高的敬意,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毕业后,张邺主动申请到管理最严、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的基层中队工作。多年来,张邺都以始终如一的坚守、全力以赴的投入,用心用情守护着辖区的平安和谐,在所从事的每一个岗位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在基层大队担任负责人时,张邺始终奉行靠骨干“带”、靠制度“管”、用纪律“严”,更要用“情”去打动、用“心”去感化的“领兵带队”原则,把坚定理想信念与无私奉献的精神融注在带一流队伍、建一流业绩的工作中,融注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灭火抢险一线。在业务工作中,张邺始终以火灾形势稳定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严格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好各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注重汇报协调,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和行业部门配合,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所带队伍先后获得应急管理部集体二等功、山西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顾及家庭,张邺的许多个春节都是在执勤岗位上度过的,他也成了女儿作文里的“英雄爸爸”,而在张邺心中,自己的职业需要冲锋陷阵、勇往直前,遇到险情,义无反顾就是对这份职业最好的诠释。

  薪火相传——照亮未来“逆行者”

  “安全生产工作标兵”“临汾市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多项荣誉的加持下,张邺说自己还是习惯被称为“张队”,这不仅是一个称呼,而是消防人从未消散的使命和担当。

  “第一次进入火场的时候,自己完全是懵的,好在有师父一点点地教。”现如今,刚入行的懵懂少年已成为“老将”。在手把手带徒弟的过程中,张邺没有丝毫懈怠,不仅把新人的抢险救援技能练得过硬,还把消防救援人员那“伤痕是勋章、平安是信仰”的信念传递下去。

  2020年,张邺到市消防救援支队任职后,迅速适应角色的转变,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奋发进取、甘于奉献。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支队后勤、宣传等各项工作在总队年度工作考核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分管后勤保障工作后,张邺围绕中心任务,坚持聚焦实战、服务基层、精细管理、精准保障,推动12个消防基建项目建设,为服务中心、支撑主业和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在民房坍塌、森林火灾等重大应急救援任务中,保证了作战物资供应到一线、引入地方外援到一线、装备技术服务到一线、生活保障到一线,为打赢制胜提供了坚实基础。

  谈及群众总是将消防救援人员称为“逆行者”时,张邺总是用自己的使命回应群众的盛赞:“哪有什么天生英雄,不过是穿上了这身战斗服,就再学不会转身。”

  采访结束前,当记者提问,每次冲锋直面危险时,有没有怕过?张邺的目光从聊到家人时的温柔变得更为坚毅:“直面生死的事儿,总得有人去做。我们消防救援人员的字典里没有‘退缩’和‘绝望’,穿上了这身衣服,我们的目光必须比火光亮!”

  记者 刘静 实习生 郭家瑞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