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烈日如火,夏花正艳。走进侯马市新田乡东庄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气派的二层瓦房,贴满瓷砖的院门高大宽敞。干净整洁的街巷两旁,一株株在骄阳下怒放的紫薇迎风招展,恰似乡亲们在小康路上绽开的笑颜。
“琉璃瓦,瓷砖地,窗明几净舒心住;前种花,后种树,瓜果花香满园溢。”聊起现在的生活,年近七旬的张普荣大妈感慨万千。“我们东庄越变越‘靓’,大伙儿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天然气、互联网,冬天还有‘大暖’,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作为村里勤劳致富的代表,张普荣和老伴靠着做副食品批发起家,从经营一间小小的门店到如今拥有六七百平方米的大库房,年收入也在十几年间“水涨船高”,从一开始的两三万变成了现如今的二十多万。“我们一家三代六口人住着这座二层小楼,条件不比城里家庭差。”
“醇厚醋香飘百里,质朴民风传千年”,古色古香的木门两侧悬挂着的一副楹联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见有客登门,正在制醋作坊里忙碌的王杰放下了手中的活儿。作为市级非遗“东庄米醋”的传承人,三十岁出头的王杰自高中毕业就跟着父亲开始酿醋,算是地道的“醋二代”。“村里大力扶持,加上咱在工艺上精益求精,一年下来赚个十来八万不成问题。”王杰的语气中洋溢着自豪,“我们还计划追加投资,扩大规模,让‘东庄米醋’走出侯马、走向全国……幸福的路肯定会越走越宽!”
张普荣和王杰的“幸福”,正是东庄村民美好生活的缩影。“我们村不但实现了自来水、天然气、污水管网、旱厕改造、集中供热、垃圾不落地‘六个全覆盖’,还集中力量打造了人居环境改善样板工程——全村共铺设沥青道路8558米,安装现代路灯88盏,粉刷墙面6000平方米,绘制墙画400平方米,高清摄像头覆盖了全村66个路口……”村党支部书记李新胜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着这些年来村里发生的变化。
说起村集体的“致富经”,李新胜更是滔滔不绝,“近年来,村里依托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了康威制药、通盛医药等医药物流项目落地;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造了以草莓、圣女果采摘为主的休闲农业;特别是我们以传统东庄米醋酿造技艺为基础,着力打造‘东庄米醋’特色品牌。去年一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380万,村民人均纯收入也即将突破两万元。”
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东庄村在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也不遗余力:连续多年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自主养老金;建成村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为村民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提供了保证;对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2000至5000元不等的奖学金;对村民给予水费等补助;对困难户每年给予300至30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此外,村委会还出资为全体村民缴纳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每年投入20万元设立大病救助和意外伤害基金,多种福利构筑起强大的民生保障体系,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采访结束时,天色已近黄昏。位于村中心的小游园里和往常一样热闹起来,茶余饭后的村民们聚集在此纳凉休憩,聊天说笑,村口的大喇叭里播放着东庄村歌——《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什么是小康?哼着小曲唱着歌,幸福的东庄‘乐呵呵’。”村民王大爷用质朴的一句话,诠释了乡亲们对小康生活的深刻理解。
记者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