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作为省级学科带头人、临汾一中高2120班的班主任,代课3个班的物理,房鸿将每天忙得像陀螺,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老师和学生。胸中怀静气,眼中露睿智,言语透思想,这是日前记者见到他的第一感受。
“没什么特别的做法,就是把立德树人使命摆在工作首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教书育人,勇于担当作为,和老师们一起为临汾教育高质量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用心上好每一堂课
2004年,怀着无限激情和满腔热忱,房鸿将进入临汾一中成为一名物理教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他洒下了无尽的心血和汗水,也收获了累累硕果。
认真研读教参、熟悉教材、查阅资料、与学生交流……初入教坛,房鸿将依据学情撰写教案,力求贴近学生需求。他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学校组织的公开课,他逢课必听,从每一位老师身上汲取营养,吸收借鉴他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和课堂设计。在年复一年的实践摸索、反思成长中,他逐渐形成了“严谨又不失幽默,冷静又不乏风趣”的课堂风格。在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式、讨论式、自主学习式等教法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在有限时间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为提高教学质量,他费尽心思,妙招迭出:设定小组成员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小组间有奖PK,每周班会设定小组汇报环节;定期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优秀学生和年级尖子生引进班级讲述学习经验;和代课老师及时沟通,学生作业批改不过夜,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点落实情况;定期进行问题统计,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易错的问题进行专练专查;着眼全体,关注个别,分层辅导,力求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吃得了”“吃得饱”“吃得好”……
房鸿将还特别喜欢研究教学,总是及时跟进了解高考趋势,带着学生一起研究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练,与学生一起攻坚克难。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底子扎实、视野开阔、活学活用,在高考以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均取得了不俗成绩。
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17年教学经历,14年班主任履历,房鸿将从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中年大叔。年龄在变,他对学生的爱从未改变,总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因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差异而歧视或偏爱学生,努力让他们感受老师的关爱和班集体的温暖。
面对学校运动会结束后,班级成绩不理想、学生们灰心丧气的情况,他以班内小李同学为例给同学们“打气”:“小李虽然体型偏胖,却报名了很多人不愿挑战的1500米长跑。尽管最终成绩不理想,但他赛前积极训练,比赛中坚持不懈,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接着他分析了此次运动会失利的原因,并给大家指出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妙语连珠、深入浅出,他总是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斗志。
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容易产生困惑、不安甚至是自我怀疑。针对这一情况,房鸿将多次请教心理辅导老师,并自学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班里有位同学,平日沉默寡言,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房鸿将找她谈话后得知,由于普通话不标准,加之同学们的嘲笑,使她产生了自卑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房鸿将鼓励她多练多发音,积极参加演讲活动。慢慢地该同学克服了自卑心理,敢于自我表达和展现自己。
武佳佳是老师们眼中的“好苗子”,但升入高三后,几次月考成绩不理想,让她内心十分焦虑。房鸿将发现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她谈心,帮助她查缺补漏,并给她提供相关网课,提升解题思路。在房鸿将的开导下,武佳佳的心态很快调整过来,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为临汾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课堂给了房鸿将驰骋的天地,党的事业让他更好地施展才华。作为一名党员,他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积极完成党交代的各项工作,在基层教育战线树立起一面旗帜。
时刻以党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名学生信赖的“四有”好老师。房鸿将在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中国科学发展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一次,在讲到核物理知识时,他讲起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突破美国的重重封锁回到祖国怀抱,为“两弹一星”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奉献终生的故事。受到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感染,同学们也树立起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在担任学校的年级党支部书记后,他将每周的学科教研作为主阵地,认真组织老师们学习讨论,将理论与教学有机结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他带头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关心青年教师生活问题,还亲自陪着他们磨课、演练,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成为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他带领党支部成员深入基层先后开展了精准扶贫、送教下乡、高考视导等一系列工作,为提高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尽名师之力。
房鸿将表示,作为市第五次党代会的一名代表,他将团结带领教师团队在青年教师培养、学生培优转差、新教材新高考研究、学科竞赛上下功夫,立德修身、潜心育人,以教育教学高质量助力临汾早日建成全省教育强市。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