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永和县在哪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立地条件差、人口少、经济总量小,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西省深度贫困县。
有人愿意扎根在此吗?有!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派驻永和县芝河镇包村工作队队长,国新永和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贺信。
今年,贺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作为百万扶贫干部的一分子,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大会。作为青年一代驻村干部,唯有敢于担当、奋勇拼搏,让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生根发芽,才能不负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使命。”回想参会时的场景,贺信无比激动又信心满满。
“脱贫了,贺书记是不是要走呢?”这是帮扶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不走,我要继续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再出一把力。”贺信言语坚定。
真心扶
2013年年底,31岁的贺信主动向集团公司领导申请,放弃太原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到集团公司定点帮扶的永和县担任工作队员,承担了芝河镇药家湾、霍家沟、东峪沟、官庄、红花沟5个村的精准帮扶任务。
自此,7年多,近3000个日日夜夜,他由最初的工作队员成长为一名懂农民更懂农业的驻村工作队长,永和也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这5个村都是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的‘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的村,以种植玉米为主,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是致贫的主要原因。”调研走访后,贺信对5个帮扶村有了直观深刻的印象。
找到病根才能开对药方。贺信坚信,发展扶贫项目,构建地方产业支撑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路径。
贺信的帮扶工作得到了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扶贫专项基金,累计筹集精准帮扶资金500余万元,为扶贫工作做好资金支持。
在永和县城内国新永和公司的两层办公楼里,一层大厅放置了一排大货架,上面摆放了酸枣饮品、小杂粮、坚果礼盒等特色农产品,这些都是贺信一手打造的“善梦”助农品牌产品。自2014年开展扶贫工作以来,立足永和县产酸枣、小杂粮等初级农产品的优势,贺信积极推动国新永和公司创新培育扶贫品牌“善梦”,推出酸枣仁礼包、坚果大礼包、杂粮粥礼盒、花茶等10余款产品,并构建线上线下双通道销售模式,销售收入反哺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持续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
从今年开春到现在,51岁的芝河镇药家湾村春苹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药春平一直不敢闲下来,为了管护好果树,药春平和妻子在山上安了家。
说起来,药春平可是当地有名的苹果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仅用4年的时间,他的苹果园就从不到10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亩,药春平心里最感激的就是贺信和他身后的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没有贺书记他们帮扶,我根本不敢这么干,也干不了。”
让药春平不敢干的原因就是缺水。永和县常年干旱少雨,灌溉不足使得果树生长受到影响,药春平脑中多次有了放弃的想法,“投入多,产出少,咱老百姓耗不起,还不如出去打工划算。”
“已经发展起来的项目可要巩固好。”了解清楚情况后,2016年9月,贺信向公司争取了20万元资金,在果园附近建起了一座可储水180余立方米的蓄水池,并在园区铺设了滴灌系统。
2017年,经过前期调研,贺信又争取资金为合作社购买了400余株玉露香梨树苗。在玉露香梨挂果后,贺信与工作队成员开动脑筋,开展“玉露香梨树认领活动”,倡议集团职工认领梨树,解决销售难题。
去年,药春平的果园增收近30万元,带动17户农户就业增收,每年还能领到分红。
“发展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我们结合每个村的实际,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载体,发展特色种养殖,让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如今,药家湾村发展苹果、玉露香梨、葡萄等特色种植,官庄村发展育苗、养牛产业,还建起50个灵芝大棚,红花沟村有养殖、大棚蔬菜项目,霍家沟有玉露香梨项目,东峪沟实施了肉牛养殖项目。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还投入20万元,引进了抗旱、产量大的那氏大穗玉米,实现了每个帮扶村至少两个产业重叠发展,互补短板,互为支撑。
真心服
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突出,村“两委”班子不健全,群众不信任……来到永和帮扶,贺信曾碰到不少难题。
“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样重要。”贺信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紧紧把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火车头”,贺信把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要务、第一责任来抓。他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在乡党委的领导与支持下,通过公开公正的方式,重新选拔了“两委”成员,健全了各村“两委”班子,改变了村级班子软弱涣散的局面。同时要求各村党组织严肃党的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
眼下正是红花沟村釜铭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黄瓜、西红柿的销售旺季。“不愁卖,蔬菜大棚就在马路边,有客户直接来棚里拉菜。”蔬菜销路畅通,61岁的合作社负责人药对祥难掩心中的喜悦。
2018年,贺信在红花沟村调研时了解到,村里有几户农民有种植大棚蔬菜的想法,却没人敢带头发展。在全村摸底后,贺信找到了红花沟村党支部副书记药对祥。
“老药,你想干吗?你是老党员,有想法,我看你行。”贺信找药对祥商量。
“那就干吧,有帮扶工作队在这呢,心里踏实。”药对祥向记者道出了当时的想法。
在得到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8.4万元的帮扶资金后,红花沟村建起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带动6户贫困户稳定脱贫,从2018年起的三年内,每年给予每户贫困户不低于2000元的帮扶金。今年开始,合作社每年要将利润的30%分给这6户贫困户。”贺信感慨,“项目一年比一年效益好,提升了村‘两委’在老百姓心里的信任度,大家有困难找组织解决、有矛盾找组织化解、有想法找组织协商,组织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
真幸福
村村通了硬化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起了爱心超市、有了活动广场……几年来,贺信累计争取帮扶资金105万元,用于5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对于这里的老百姓来说,这些年村里发生的变化真真切切,看得见、摸得着。
67岁的红花沟村村民马自李是村里爱心超市的常客,家里的油、盐、醋等常用品基本都是从爱心超市用积分兑换的。从一名五保户到自主脱贫,马自李不曾想自己的人生还会逆袭。2017年,驻村工作队给他捐赠了2只羊,一年后,2只变5只,马自李有了稳定收入,脱了贫。为此,村里专门奖励他200元爱心超市积分卡。一时间,马自李成了让村民“眼红”的人。“村民参加修路、打扫公共卫生、孝老爱亲等活动都能获得积分,用积分换商品,让大家切身体会到劳动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贺信道出了设立爱心超市的初衷。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贺信向集团争取帮扶政策,已连续4年投入资金41万元,为困难群众发放生活物资。此外,还给予贫困户医疗帮扶,向考取大学的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协调解决24名贫困户子女到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就业。他说:“帮扶就要帮到点上,帮到刃上,帮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2016年,贺信荣获“山西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队员”称号;2020年,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奖贡献奖”;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贺信带领的帮扶工作队还获得了2018年“山西省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新跑道上,我将一如既往地扎根农村一线,脚踏实地为推动乡村振兴再出一把力!”贺信目标如一,笃定前行。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