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庙镇下靳村:玉米地里抢收忙

2021-10-20 09:44: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多日的降雨,给秋作物的抢收晾晒造成极大困难,为了帮助缺少劳力的困难农民抢收玉米,10月12日下午两点多,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0余名师生志愿者打着“心系家乡、减灾帮扶”的红色条幅,喊着嘹亮的口号走进尧庙镇下靳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田地里一排排玉米映入同学们的眼帘,玉米秆上一穗穗熟透的玉米十分饱满。同学们在老师的示范下,撸起袖子,卷起裤腿,戴上手套,开始摘玉米,只听得“啪啪啪啪”的声音,掰下了一穗穗玉米;接着“咔嚓咔嚓”的声音,玉米秆纷纷落地。广袤的田野里,秸秆在动,到处晃动着矫健的身影……

  近三个小时过去了,同学们面前堆满了玉米穗,大家开始七手八脚地剥玉米,金灿灿的玉米露出本色,空气里弥漫着香甜的味道。同学们剥着、笑着,有的还探讨起了植物学问题……远远望去,好一幅丰收的美景。

  极少干农活的孩子们,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到后来的“得心应手”,干得越来越起劲。两脚泥、一身土,汗水湿透了全身,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玉米剥完了,大家拿出蛇皮袋,将剥了皮的玉米装进袋子。男生们都变成“大力士”,有的一个人就扛着四五十斤重的袋子从地里出来了,劲儿小点的两个人抬着一袋子玉米搬到远处晾晒……抢收的进度加快了。

  四个小时过去了,同学们胜利完成任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开心的笑容。下靳村的村干部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多亏了这些孩子们!”同学们则意犹未尽,“明年秋收我们还来!”

  吃过晚饭后,不少同学发现自己的手掌上磨起了泡,有的肩膀上热辣辣的疼,笑称那是“劳动后遗症”。大家纷纷说,本次活动亲身体会到农民的辛苦与不易,今后一定要热爱劳动,珍惜粮食,切实履行“光盘行动”。同时表示,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作贡献。

  学生家长在微信群里看到同学们劳动的照片后,发出满屏的赞誉声。“以田间劳作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孩子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我们全力支持!”“帮助群众,体验生活,为孩子们点赞!”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