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襄汾县推进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实现转型出雏型开新局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打造临汾省域副中心城市重要功能区为牵引,实施‘五区同建’,强化‘五大保障’,统筹抓好‘六稳’‘六保’和‘六新’工作,努力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日前,就深入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襄汾县委书记乔飞鸿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发展定位是一个地方的首要战略问题,既要承载历史积淀,又要反映现实形态,更要面向未来定位。乔飞鸿说:“襄汾工业基础坚实、农业条件优越、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教育教学水平较高、区位优势明显。我们要立足自身特点,厚植发展优势,主动融入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全力打造临汾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区,力求成为临汾中心城区要素聚合、功能多元、辐射带动、融合发展、充满活力的重要区域。基于此,我们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建设工业转型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文化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优质教育先行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的发展定位。”
建设工业转型示范区,增加襄汾县工业经济在全市的份额和占比,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乔飞鸿说,实现这一目标,要强化项目建设,做好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发展两大文章。县开发区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引擎、工业转型的主阵地和项目建设的主战场,要积极引进、推进产业转型项目和“六新”项目,用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优化产业结构,为发展赋能。要通过提升装备水平和环保治理水平、引进新技术、延伸产业链条等方式,争做全国焦化行业的引领者,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要通过铸造行业改造升级,提高环保产业比重,加快高性能特种金属材料开发生产,推动药茶产业品牌提升,壮大新兴产业的比重,大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多点支撑、多元驱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新型工业体系。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乔飞鸿表示,襄汾是全省发展粮、果、菜和中药材最适宜的区域之一,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市前列。襄汾将发挥优势、扩大优势,紧盯主城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粮袋子”,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全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副产品,打造临汾市的“主食厨房”“优质食用菌基地”“肉蛋供应基地”;拓展农业服务功能,打造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农业示范观光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乡村面貌,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建设文化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资源焕发出新活力。乔飞鸿说,文物是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襄汾作为文化文物资源大县,要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以“一城、一村、一镇”为重点,大力度推进文化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一城”就是依托陶寺遗址,建设海内外华夏儿女共同“拜谒帝尧、寻根中国”的5A级景区;“一村”就是依托丁村遗址和丁村民宅,建设集人类起源、明清建筑、晋南民俗、农耕文化为一体的5A级文化旅游景区;“一镇”就是依托汾城古建筑群,建设集“官署文化、科举文化、门神文化”为一体的4A级景区。同时,要加大宣介力度,不断提升襄汾文化文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
建设优质教育先行区,优化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打造“全市一流、全省前列”教育品牌。“更好的教育就是更美好的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必须从优化教育上下功夫。”乔飞鸿说,“‘襄汾教育’已经成为全县人民引以为荣的名片。我们将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优化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加快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中学向县城集聚;健全学前教育保障体系,深化义务教育改革,探索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教育的综合实力。到‘十四五’末,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教育总体实力显著增强,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教育综合实力排在全市前列,跻身全省教育强县行列。”
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突出以人为核心,优化城市功能,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乔飞鸿说,我们要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襄汾人自豪、创业者称赞、外地人向往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要重点围绕“一老、一少、一青壮”全生命周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推进就业创业、发展文体事业,让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船要稳行需要“推进器”,更离不开“压舱石”。乔飞鸿说,全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重要功能区,要筑牢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和党的建设“五大保障”,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唇齿相依,我们将认真履职尽责,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领域、每个部位、每个岗位和每一个关键环节,确保无缝衔接、不留死角;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们将坚持信心不减、力度不减、投入不减,坚决抓好大气、水、土污染治理、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革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将坚持用改革拆壁垒、破坚冰、激活力、增动力、提效能、增动能,破解沉疴顽疾;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我们将深化“三零”单位创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为高质量转型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党的建设是做好襄汾一切事情的关键,我们将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乔飞鸿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大力实施“155”发展战略,奋力开启襄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记者 卫博 通讯员 王丽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