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4月23日,第一次来到翼城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办理立案业务的唐兴镇古城村村民杨军,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和方便快捷地办事流程的引导下,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立案业务。“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办事指南随处可见,还可以在移动微法院网上立案,现在在县法院办事是越来越方便省时了!”
群众事,无小事。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翼城县人民法院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警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积极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在优质高效的服务中逐步得以提升。
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今年以来,翼城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不断加快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建设,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新气象、新变化。
企业同类型纠纷立案较多,用时较长,干扰了其他群众立案,群众反映立案通道少。翼城县人民法院立即增加了一条企业立案绿色通道,增派工作人员,提高立案效率。同时采取电话预约立案、网上立案方式,为群众开辟更加快捷的诉讼服务渠道。
在做好诉讼立案的同时,不断加大诉前调解力度。翼城县人民法庭城东中心人民法庭和城南中心人民法庭处于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他们充分发挥诉前调解作用,积极开展诉前调解。通过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利的矛盾化解渠道,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减轻了群众的诉讼负担。
执行难,历来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翼城县人民法院把切实解决执行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工作。在近期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强制执行现场,涉案企业与当地群众因有土地承包费纠纷而遭遇群众阻拦,翼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与案件三方利益人多次协调、释法明理,保障了村民的合法利益,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很早就得知山桃树可以嫁接扁桃,也看过电教片《山桃花》中宋雪琴的故事,在南岭村村民房前屋后有不少山桃树,于是就萌生了嫁接扁桃的想法。”翼城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孟印说。
经过多方打听,王孟印跟宋雪琴取得了联系。3月18日,经过四个小时的奔波,他来到宋雪琴的所在地——汾西县和平镇礼仪掌村。王孟印深入了解了扁桃嫁接育苗技术、管护技术和市场价值,并购买了600株扁桃接穗、6000多枝嫁接芽,将扁桃接穗无偿分发给了村民,并联系县里的农业专家给村民传授嫁接技术和管护知识,南岭村房前屋后的山桃树被充分利用起来,村民又多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渠道。
近年来,翼城县人民法院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在为大家提供法律保障和服务的同时,积极配合县委工作安排,全力以赴助力乡村振兴,让司法暖阳照亮小康之路。
把法律宣传搬到“家门口”
3月11日,针对校园暴力等问题,翼城县人民法院民事庭法官温海霞,结合大量鲜活案例,为汇丰中学的600余名学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这也是该院与汇丰中学联合举办的一场法治教育讲座。
此次法治教育讲座,有效提升了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学生在面对校园暴力等侵害时,能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旨在汇聚社会、学校、家庭和司法机关的力量,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防护墙”。
3月31日,翼城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吕吉霞带领部分民事员额法官到首旺煤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送法进企活动,为该企业赠送了30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为在场职工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对大家疑惑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首旺煤业党委书记、总经理郭道红说,工人工伤赔偿诉讼纠纷一直是企业发展中的难题,究其主要原因还是职工们法律知识欠缺。法官们能向企业职工宣传法律,并答疑解惑,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法律意识,对企业和职工都是好事。
翼城县人民法院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认真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精准定位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除了开展送法进校、进企、进村等活动外,还积极开展了各类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强化法律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让法治阳光普照到翼城的每个角落。(张燕)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