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五个一”“五机制”“五平台”便民利民工作举措

2021-06-04 09:45: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赌点、难点问题,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结合工作实际集中推出“三个五”便民利民措施。

  一、做好便民服务“五个一”

  (一)立案登记一次受理。充分运用“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等智慧平台,拓宽自助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立体化诉讼渠道。确保立案登记一次受理,杜绝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久调不立等违反立案登记制情形的发生。

  (二)特殊群体一趟办妥。设置特殊群体立案窗口,为不会、不便使用网络技术的老年人提供窗口立案、跨域立案等服务,决不让老年人因“数字鸿沟”立不了案、办不了事,进一步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

  (三)诉讼疑问一号解答。设立诉讼服务热线(0357-2189131),对群众提供“一对一”人工咨询、案件查询、联系法官、意见建议等诉讼服务。

  (四)绿色通道一码通行。在诉服中心、审判法庭、信访接待大厅开设律师绿色通道,通过“律绿通”系统,实现“一码”识别,扫码通行。

  (五)智慧执行一键互动。通过“智慧执行APP”推广应用,实现执行信息公开化,进一步畅通当事人与执行法官的互动渠道。

  二、完善便民服务“五机制”

  (一)完善费用退交机制。规范退交费流程,退还案件受理费达到“一次、全案、全额”效果,对确有困难人民群众及时办理诉讼费缓、减、免手续。

  (二)完善审限预警机制。运用审判管理系统和司法大数据,强化案件审限管理,建立超法定审限未结案件台账,实行销号式管理督办。

  (三)完善挂牌督办机制。挂牌督办有财产但长期未结的执行案件,提高有可供执行财产案件的执结率,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四)完善判后回访机制。完善对家事纠纷、未成年犯罪等案件的回访机制,及时掌握当事人心理状况,做好回访答疑和释法明理工作。

  (五)完善群众监督机制。畅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设立群众意见箱,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让更多群众监督司法活动。

  三、搭建便民服务“五平台”

  (一)搭建释法说理平台。在信访服务大厅设立释法说理窗口,建立院领导、员额法官轮流值班制度。通过释法说理,不断增强司法公信力。

  (二)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打破传统调解模式,提供“不用跑”即可解决纠纷的在线诉讼服务,切实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司法需求。

  (三)搭建家暴庇护平台。积极与妇联和民政局协商,推动设立反家庭暴力庇护中心,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短期安全的安身之所,帮助受害人脱离暴力侵害或威胁。

  (四)搭建心理疏导平台。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师团队,为心理疏导参与家事案件审判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五)搭建环资审判平台。组建专业化环境资源审判团队,强化各部门协同联动,加大环境资源审判力度,构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新局面。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