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2021-06-16 09:14: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十三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5月14日,在蒲县公安局蒲城派出所,来自运城市河津市的樊先生紧紧抱住13年前走失的女儿,喜极而泣……这是我市公安机关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为推动全市公安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3月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所需所盼,以提升群众的“安全指数、满意指数、幸福指数”为工作目标,务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项服务举措落地落实,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聚焦“急难愁盼” 出实招办实事

  市公安局党委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围绕“反电诈、破小案、网上办、就近办、上门办、随时办”等推出了“30项便民利民措施”,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行了详细部署,对各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勇先后多次赴街面一线、基层所队现场办公,调研指导一线警种部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各警种部门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和建党100周年安保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将实践活动作为展现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宗旨意识的重要载体。

  各县(市、区)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同志以上率下、身先士卒,积极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找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问计于民、服务于民,不断护民生、重实践、强服务,坚决把活动成果转化为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确保人人有责、人人担责,务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项服务举措落地落实。

  走出去迎进来 征民意解民忧

  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调研,采取“开门纳谏”的形式,广泛听取民意,找准群众需求。

  市公安局利用全市公安机关“两个通办”微信工作群,实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第一时间回复办理;市公安局机关群工处、交警、出入境、审计、督察、治安、户政等警种部门和各县(市、区)公安机关通过组织召开媒体、企业、网络活跃人员座谈会、户政工作座谈会,先后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50余次;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公布服务电话和电子邮箱、反电诈宣传、破获民生小案、“两个通办”应用、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开通考生办证“绿色通道”、提升交通驾管业务等方式,广泛接受群众咨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建议600余条。同时,将收集到的各种群众意见建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和办结时限,做到条条有回复、件件抓落实。

  倾力实践行动 保民生护平安

  全市公安机关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挂在心头,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忠诚和担当作出最有力的注解。各县(市、区)公安机关、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深度谋划、周密部署、全员行动,以“零懈怠”思想、“零容忍”态度、“零差错”措施,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一是大力强化社会治理,提升“安全指数”。全市公安机关通过扎实开展“万名民警进万家、携手并肩反电诈”百日攻坚和“一村一警一实事”行动,组织广大民警辅警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开展反电信诈骗及安全防范集中宣传10万余人次,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盗窃摩托车电瓶车、入室盗窃等各类民生案件512起,其他服务群众事项1100余件;实施“团圆”行动,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行为,让更多的失踪被拐儿童家庭实现团圆。二是强化秩序维护,提升“满意指数”。全市公安机关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积极开展各类防事故工作,全市各类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集中整改校园周边治安问题300余处,协助学校加强安全防范、法制宣教、消防巡护、禁毒宣传等工作,指导中小学按月、幼儿园按季度组织反恐防暴应急演练。对现场服从民辅警指挥、劝导及时消除违法行为的违法当事人不予罚款和记分,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开展教育警示等方式,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做到文明出行、安全行车。三是强化为民服务,提升“幸福指数”。全市公安机关将公安政务服务改革红利惠及到每个群众,提升“一网通办”“一门通办”服务质效,让群众网上办、随时用,就近办、少跑腿。截至5月底,“一网通办”回复群众诉求600余件,群众满意度100%。开通了考生办理身份证“绿色通道”、延时预约服务,为特殊群体上门办理户政业务,提升交通驾管业务服务水平,为老年人办理出入境证件提供便利服务,积极推行出入境证件“一站式”办理等。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