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篇章 奋进新征程 ——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2021-07-01 08:40: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成就催人奋进。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全国人民的幸福安康。

  临汾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最根本的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临汾人民接连谱写了革命、建设和改革辉煌篇章,平阳大地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

  (一)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夏大地烽烟四起。身在延安的毛泽东,针对华北地形复杂的特点,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在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把游击战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游击队机动灵活、神出鬼没,让日寇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是时,作曲家贺绿汀跟随上海抗日救亡演剧队辗转来到当时八路军总部的驻扎地——临汾。

  有一天,贺绿汀参观了八路军炮兵团,被刚缴获的钢炮和“三八大盖”吸引了。团长指着战利品说:“看,没有枪、没有炮,可有敌人给我们造啊!”贺绿汀听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创作灵感随之喷涌而出。他转身奔向窑洞,一夜之间就创作出那首广为传唱的《游击队歌》。

  1938年春,八路军总司令部在临汾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贺绿汀组织救亡演剧一队在会议晚会上第一次正式演绎了这首歌曲。

  如今,《游击队歌》原曲稿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歌曲旋律依然深受人民喜爱。

  临汾是革命老区,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临汾是山西省建党较早、成立工农武装最早、红军东征活动最多的地区之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使临汾进步青年和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觉醒。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进步社团和刊物在临汾大地不断涌现。

  1924年前后,临汾籍在外地求学的彭真、刘守维、阎紫琴、李维勤、王之法、韦思恭、张振山等优秀青年,分别在太原、临汾等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山西省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和临汾党组织的创建者。

  1926年春,临汾市开始建立党组织。到1927年3月,临汾、霍县、洪洞、赵城、翼城、汾西、曲沃、襄陵、安泽9个县建立了党、团组织。共产党员发展到91人。

  1931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大队晋西第一大队在隰县辛庄(今属交口县)成立,从此,山西诞生了第一支由党直接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

  1936年2月,毛泽东、彭德怀率红军东渡黄河,临汾成为红军东征的主要战区之一。红军足迹遍及临汾全境,解放县城,宣传抗日,扩红筹款,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建立了里程碑式的不朽功勋。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把战火烧到山西,驻太原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及驻晋办事处,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下简称牺盟会)总会先后来到临汾、洪洞一带。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党的主要领导人都来这里领导抗战。同时,阎锡山的山西省政府机关及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也退至临汾。临汾一度成为华北抗战的政治中心。中共北方局驻临汾帽儿刘村(即今尧都区刘村镇刘村),大力发展和壮大武装力量。丁玲率西北战地服务团在临汾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贺绿汀在临汾创作的《游击队歌》唱遍全国抗日战场。一代诗人张光年创作《黄河大合唱》歌词的灵感和激情也来源于吉县黄河壶口瀑布。在这里,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率先形成,牺盟会组织山西新军,建立抗日武装决死队、自卫队、游击队等,打开了山西的抗战局面,并粉碎了阎锡山制造的“十二月事变”。

  解放战争时期,临汾党政军动员人力、物力支援部队南北征战,为解放临汾、运城、晋中、太原等地作出重要贡献。1948年5月17日,徐向前指挥的临汾攻坚战大获全胜,创造了人民军队城市攻坚战的典范。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临汾这块热土曾留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战斗的足迹。

  截至到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临汾境内有中共晋南中心地委、中共翼城临时地委和中共隰县中心县委等共计2个地委、1个中心县委、17个县委,共有共产党员18638名。自此,中共临汾地方组织由分散到统一,开始迈向社会主义新时期。

  (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篇章由此全新开启。

  当中国共产党脱下征衣,以胜利者和领导者的姿态“进京赶考”时,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70多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临汾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变化。临汾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同发展,坚持发扬临汾攻坚精神,战胜了一个个风险挑战,迎来了一次又一次胜利,推动我市综合实力持续跃升新台阶,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全市总人口从1952年的149.3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97.6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初的不足1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1505.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72元增长到2020年的37852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52年的1679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35.3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2年的146元增加到2020年的34408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8年的55元增加到2020年的13782元。三产结构从74.9:3.5:21.6调整为7.5:42.9:49.6,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从1952年的418公里发展到2020年的19326公里……

  70余载的沧桑巨变,从不同侧面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生动注脚。与此同时,这也更加坚定了全市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移砥砺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全市上下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树得更加牢固,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全面有效贯彻落实。

  (三)

  2020年9月17日上午9时30分,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仪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该公司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我市首家主板上市企业。

  成立20多年来,华翔集团从临汾起步,实现了从小企业到世界领军企业的华丽蜕变,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国白色家电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制造业标杆。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华翔成功上市同时意味着我省5年来主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作为全省17年来首家主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华翔已成为临汾乃至全省转型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扎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定位,以深化能源革命为牵引,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临汾产业转型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扎实推进煤炭减量重组、减量置换,加快焦化、钢铁产业“退城入园”“退川入山”,为布局新兴产业腾出空间。与此同时,我市下大力气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分别压减煤炭、焦化、钢铁产能1815万吨、1457万吨、252万吨,煤焦钢先进产能占比大幅提高;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分别增长136.5%、136.3%,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之上,我市强力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洪洞大槐树和乡宁云丘山相继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验收。

  一直以来,吉县立足苹果产业优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苹果种植面积、专业村数量、苹果产值、果农收入和农民从业人数占比达到“五个80%”;隰县加快推进玉露香梨产业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和全产业链发展,为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了一批试点县、乡(镇)、村重点推进。大宁县成立了全省首家乡村振兴研究院。深入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实施水果、中药材、蔬菜、杂粮“四大板块”特色产业提升工程,举办山西曲沃国际蔬菜博览会,打造了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高于GDP增速。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曲沃县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汾西洪昌养殖入选全国农业生产托管十大典型。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大宁县购买式造林改革做法在全省推广。

  2011年8月,百年校史的临汾一中正式迁入总建面15万多平方米的新校区;2014年10月29日,临汾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投入运营;2018年12月18日,临汾市博物馆正式开馆;2020年10月20日,临汾市图书馆正式向读者开放;五年间,霍永高速、吉河高速、长临高速等多条高速相继通车运营,尧都机场航线也从最初的4条增至17条,通达全国26个大中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切实增强民生福祉。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80%以上。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全市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个非贫困县整体脱贫,6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7万余名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大力改善。市区及周边10公里范围重污染企业全部“清零”,“一城三区”海拔600米以下区域基本实现“无煤化”,全市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33.3%,改善率全省第一。新医院、新高中、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等多项惠民工程相继建成投入运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26.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5.5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8元、225元;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

  (四)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行百里者半九十。“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临汾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实现转型出雏型的关键五年。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上,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忘初心攻坚克难,牢记使命担当实干,奋力谱写临汾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新篇章。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本文部分史料摘选自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临汾历史大事记述》第一卷(1919-1949)。本文数据由市统计局提供。】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畅任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临汾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