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短短几天时间,我们不仅收获了书本以外的知识,还收获了将来走向社会的宝贵财富……”7月24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暑期赴临社会实践团活动结束时,202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临汾籍学生张家树写下这段话自勉。
今年4月,我市以“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为契机,围绕文旅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特色农业等方面,主动对接高校,吸引优秀大学生来临汾创新创业。7月18日至24日,受邀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遴选出12名优秀学生,组成了“以党建为引领,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赴临社会实践团,并先后深入我市乡宁、吉县、洪洞等6个县的科研基地、旅游示范区,开展了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临汾的发展变化、感悟临汾文化。
乡宁县是此次学习实践的第一站。实践团一行先后参观了乡宁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紫砂陶小镇、党建引领示范村——昌宁镇龙鼻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村企联建样板村——云丘山村等各具特色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调研点。每到一处,实践团成员都认真看、仔细听、详细问、用心记,直观了解了乡宁县抓党建、强基础、促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深刻认识到乡宁县“产业+旅游+康养+文化”发展模式的巨大潜力,切实感悟到人才在促进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撬动作用,进一步增长了学识、见识、胆识。
实践团一行走进吉县,参观了壶口党群服务中心苹果体验店,了解了吉县苹果的宣传推介方式、销售渠道和村民收入情况。在壶口瀑布景区,成员们领略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观,被黄河壶口瀑布的汹涌澎湃气势所震撼,合着黄河怒涛,齐声唱响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
在洪洞县,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了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秦壁村康养生态园等。每到一处,大家认真看、细心听、详细问,直观了解了洪洞县全域旅游发展以及根祖文化传承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见识到了新时代新农村的崭新面貌,体会到了洪洞华人老家的风土人情。
在参观了安泽县杜村乡小李村的太岳革命根据地、桑曲村的朱德路居地等红色教育基地后,实践团成员心潮澎湃,纷纷表示,聆听了先辈们的奋斗故事后,对中国共产党党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党的历史是奋斗的历史,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年轻一代要秉承先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努力学习,将来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
实践团一行还走进襄汾县丁村遗址和丁村民俗博物馆,近距离感受丁村文化深厚底蕴和襄汾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
“现在的西海村,家家有大棚,大多数家庭买上了私家车。磨盘岭的蔬菜还远销西安、四川等地……”在曲沃县史村镇西海村,成员们走进曲沃县磨盘岭现代农业观光区,听了导游的讲解,深入了解该村因地制宜,引导当地群众通过发展特色种植,蹚出了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融合发展之路,不由得连连称赞。
“一次临汾行,一生临汾情。”活动结束时,实践团领队段景浩说,“这次赴临社会实践,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下一步,我们将把‘临汾经验’带到学院、带回家乡、分享给大家,同时再把学院的地质学研究特色等带过来,助力山西省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助力临汾乡村振兴。”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