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1-12-09 09:55: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风好帆悬开新局。

  深冬时节,站在侯马市侯北工业园区,一排排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厂房鳞次栉比,运输货物的车辆进出不断,视野所及,一派繁忙景象。集聚新产业、招引大项目、培育新动能……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侯马,正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大产业集群

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侯马区位优势明显,制造企业较多,装备制造、医药加工、冶炼铸造等产业,已成为新的发展优势,不少企业的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都占有固定份额。

  ——平阳重工、风雷机械厂生产的液压支架和石油钻杆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竞争优势明显。

  ——汤荣机械制造公司生产的国家首套双金属复合一体式制动鼓,成为国内重型车辆配件行业的颠覆性创新产品,占据国内大中型客车市场份额85%以上,占据重型卡车市场份额25%以上,辐射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鑫机械生产的汽车曲轴产品被宝马、长城、吉利汽车生产厂家竞相订购,产品占据全国轿车市场份额的30%,出口美国、德国等国家。

  ——山西旺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猴头健胃灵胶囊、男康片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并获国家专利。

  产业集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侯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打造七大产业集群,在产业集聚上实现新突破。

  打造七大产业集群即: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中信、平阳、汤荣、东鑫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煤机制造、特种车辆等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建邦、恒联等企业,以特种金属新材料和生物基新材料为主攻方向,培育形成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精深铜加工产业集群。依托北方铜业,以精深铜加工为方向,延长产业链条。打造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依托正大、远大、广和、汇丰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建筑装配、铝合金模板、特种管材等新型建材。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以综保区建设为龙头,发挥方略陆港、振通物流、临汾海关等阵地优势,设立中转仓储中心,开展跨境贸易服务,把侯马建成“黄河金三角”现代物流中心。打造现代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集群。依托旺龙、康威、康必健、医疗健康产业园等企业和载体,做强猴头健胃灵、男康片等知名品牌,扩大医疗防护品生产规模。打造信创产业集群。依托开发区产业优势、平台优势、开放优势,下大气力引进一批知名信创龙头企业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项目,培育IT基础设置、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四大产业链条,加快信创产业在侯马集聚发展。

  如今,七大产业集群,链群组团发展,活力迸发,构建起了支撑侯马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侯马将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GDP在2020年120.8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60亿元;工业总产值在2020年97.69亿元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400亿元,为临汾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作出积极贡献。”侯马市经信局负责人说。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在侯马,项目落地除涉及的特殊审批事项纳入政府统一服务外,其他事项全部实现零审批、全承诺,落地即开工。

  眼下,山西正大制管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该项目在全国率先使用首台F300冷弯成型大方矩机组,全部投产后可年产各类规格焊接钢管200余万吨,年产值超百亿。“我们当初选择在侯马建厂,就是看中了这里的营商环境和服务。”该公司总经理白章社说。

  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工作,侯马已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侯马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还受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表彰。

  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方面,侯马加大“放”的力度、优化“管”的方式、提高“服”的标准、突出“效”的成果,加快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标准厂房+承诺制”改革,建立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71项县级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4种方式分类推进,58项贴合开发区企业需要的行政管理职权一次授权到位。侯马还成立了项目专班,建立“领办、代办、帮办”机制,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市首家开通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位于侯马经济开发区的山西辉瑞增材科技公司是一家从事激光负片修复和研究的高科技企业,其激光技术研发和应用走在全国前列。该公司负责人鲁双伟说:“创办公司初期,我们曾到山西各地考察选址。2020年11月,我们了解到侯马的地理位置和营商环境后,在太原与侯马经济开发区的领导洽谈投资办厂事宜,没想到,开发区的领导第二天就让相关部门与我们对接,直接派人给我们领办和代办了营业执照,这么高的办事效率使我们很感动。”

  今年以来,侯马经济开发区先后与中信机电、晋元通、汤荣科技、建邦、建盛源等重点项目企业签订领办代办服务委托书,企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时间由原来的140天缩短到现在的38天。

  政务服务的优化,实现了企业项目落地侯马的“加速度”——元工集团48小时签约项目;德康元医用防护用品基地50天建成;广和新型铝材项目28天建成投产;海亿康医疗用品项目7天投产……

大招商招大商

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第一支撑。侯马市上下有着这样的共识:小项目小发展,大项目大发展,没有项目难发展。

  项目可以增强投资牵引力,而投资是稳增长的“定海神针”,是促发展的“驾辕之马”。侯马扭住项目这一关键点,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大招商、招大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抓手,增强发展总量、提高发展质量,以大项目吸引更多的投资,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按照“产业为要、基础为先、民生保障、统筹推进”的思路,侯马在项目谋划上求“实”,在项目前期上求“质”,在项目服务上求“优”,在项目保障上求“强”。今年以来,侯马共达成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协议和意向21个,总投资129.91亿元。新上项目12个,总投资79亿元。特别是8月25日,侯马与太原重工、中信机电等省内外龙头企业携手合作,完成了总投资66.12亿元的10个重大项目签约。同时,侯马推进“十四五”储备项目,全力推动总投资3000亿元的148个项目。在产业发展上,重点抓好综保区、北方铜业、中信机电、平阳煤机等新兴产业项目,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如今,一些“大块头”项目,已成为侯马高质量发展的载体:

  ——中信机电特种车辆生产基地项目已落地。项目规划用地1000余亩,总投资30亿元,分三期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特种车辆科研、试验、生产基地。配套项目中信机电“5G+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也成功签约落地。

  ——建邦集团年产50万吨高端装备新材料项目已经开工。该项目占地400亩,总投资15亿元,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亿元。

  除此之外,山西恒联纤维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纤维素非织造新材料及年产5万吨生物基绿色纤维素膜项目、山西广和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铝合金模板系列产品及铝合金深加工生产项目二期项目、宝特融城文旅有限公司城建项目等,在侯马纷纷落地;中信机电制造公司智能焊接加工中心项目、山西新弘高科智能仪表有限公司物联网智能仪表产业化项目、侯马市华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紫金山50MW风力发电项目、山西至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高频焊管机组及配套轧辊生产项目等,已全部投产达效。

  如今,侯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破除制约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壁垒和障碍,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更加坚定。(通讯员 柴卫东)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