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持续深化市校合作对接省内外高校优质资源

2021-11-27 09:56: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连日来,我市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校优质资源,让深化市校合作为实现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截至目前,我市已与12所高校签订有关乡村振兴合作协议30余份。

  携手高校“科研团”,实现科技兴农。我市聚焦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以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围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等要素,推动高校科研团队和智力成果向基层流动,让创新引领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截至目前,我市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高校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地研究,做到服务果户及生产组织零距离、零门槛,推广了一批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曲沃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合作,不断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控性;隰县以“科研实验有场所、实习实训有基地、服务社会有载体”为标准,积极探索“科技小院”模式。同时,依托“科技小院”柔性引进博士8名,引进科研团队2个,完成科研成果转化9项,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0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撑。

  借助高校“实训团”,实现生态惠农。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立足本地生态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优势,与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精准对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今年以来,吉县依托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打造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主的蔡家川实习实训基地,先后接收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实习实训大学生98名,为大学生实践团提供试验流域、气象观测站、量水堰、植被固定样地等定位观测研究基础设施,全力保障各项试验顺利进行。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在全国率先提出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和山地果园集雨储水节水补灌、水土保持林体系空间配置等技术,研究成果在吉县28万亩果园中推广应用,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24%提高到如今的43.48%,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为我市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吸引高校“智囊团”,实现产业益农。我市以深化市校合作为契机,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化实施、清单式推进,充分发挥高校“智囊”优势,积极探索具有临汾特色的“市校合作+乡村振兴”新模式,带动农业优质高效发展。其中,蒲县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建“穆月英教授工作站”;永和县紧扣有机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县”目标,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建立智库合作基地,聘请山西农业大学产业高级专家全年在永和服务,并持续推动学院与永和县华龙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打造乾坤湾乡万亩苹果树科技管护示范基地,努力提升苹果产业标准化、品牌化、科技化发展水平,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程卓迓 王丽丽)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