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双千工程”启动以来,侯马市坚持以招才引智推进招商引资,以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拉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发展谋复兴、紧盯民生改善聚人心、着眼社会事业添活力、立足优化环境提效能,打好人才招引、项目建设“组合拳”,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临汾市第一方阵蓄势赋能。
“上下联动”——“一盘棋”推动“双千工程”见实效。按照临汾市“双千工程”行动方案要求,以“五个一”工作举措为抓手,结合侯马市委“1236”发展思路,按照人才、平台、生态、主体“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四大培育行动”,坚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指挥部”高位谋划,“大专班”协同推进,“小分队”具化落实,“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工作进度进行全程跟踪,坚持“周调度、旬报告、月小结”工作机制。以“争先 进位 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切实把围绕“七个聚焦”查摆的问题整改落实和“双千工程”整体谋划推进结合起来,定期展开解放思想大讨论,集中火力攻坚克难,不拘一格招才引智,千方百计谋实创新,以思想上的解放,形成推动“双千工程”落实见效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
“筑巢引凤”——“软环境”促进资源转换硬着陆。“过筛子”。按照城市建设型、基层治理型、技术带动型、社会服务型和教育培训型五类实用型人才标准,广泛深入调查,挖掘人才资源,按照“每人一份调查表,单位一张意愿表,人才办一张汇总表”的原则,完成产业、经济、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领域引进人才摸底工作;“盯漏子”。侯马市委人才办按照“一人一档,领域一表,全市一库”的标准,汇总数据,建立实用人才信息库,同时通过“小区+社区+乡办”三级力量,大力挖掘本土高层次人才,确保人才摸底无遗漏;“铺路子”。继续深入实施《侯马市优化创新生态促进人才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侯马市柔性引才实施细则(试行)》《侯马市高层次人才综合保障实施细则(试行)》,以“人才服务联盟”工作为抓手,梳理现有配套政策,细化分解服务清单,强化本土人才内部塑造与外部人才吸纳引进的“双轮驱动”,优化“筑巢引凤”的政策条件和服务保障的生态“软环境”,全面激发社会发展新活力、新动能。
“三聚三强”——“大盘子”聚焦项目建设小切口。聚焦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增长新势力。西安理工大学在建邦集团设立“共晶石墨钢中试基地”和“连铸型材工程技术研发基地”,主要研究高端装备新材料的制造工艺与技术、铁型材生产技术和共晶石墨钢等前沿科技项目。研发的产品最终可用于超临界发电、人工智能、船舶重工、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领域,其中共晶石墨钢材料以高质量、低能耗、高性能、低成本等优势,实现了“以铁代钢”,填补国内空白;聚焦民生改善,增强公共服务新动力。山西传媒大学与侯马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侯马市融媒体中心为平台,有力推进了融媒体的数字化建设。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就城市规划、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公园城市”建设达成合作协议。实施医疗“师带徒”柔性模式,邀请15名北京国家级医疗专家与侯马市45名中青年医疗骨干结成师徒,造就业务骨干“生力军”,不断提高医院整体上水平;聚焦社会事业,增强社会发展新活力。侯马市政府与厦门大学法学院、深圳大学法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在彭真故居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高校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实习实训、干部培训交流,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晋国古都博物馆与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共建“侯马盟书书法艺术研训基地”,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将侯马盟书作为专项课题研究,组织全院师生撰写侯马盟书,开展鹿鸣讲堂,宣介侯马盟书,并发表了多篇关于“侯马盟书”的学术文章。双方不断商讨谋划做好发展以“侯马盟书”为代表的晋文化事业大文章,塑造文化产业大格局,全面开启双向赋能的战略合作新模式。
又讯 深化市校合作落实“双千工程”开展以来,侯马市领导高度重视,把责任扛在肩上,强化责任担当,在引进人才、引进项目的同时,出台政策,制定措施,注重为校方和学生办实事、解忧愁,受到了合作高校和学生的好评。
侯马市把精心打造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作为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让更多的实习实训学生和人才了解侯马、爱上侯马,使学生愿意在侯马展示才华,支持侯马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侯马市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做到用情感人、用心留人,使人才能留得住、用得上。在推进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侯马市聚焦一个“实”字,拿出优质资源,积极协调学校、主管部门、企业等单位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为来侯马实习实训的大学生提供岗位,使学生有了展现自己真才实学的舞台。
为了让大学生安心进行实习实训,侯马市强化服务保障,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实习实训服务保障政策体系。同时,侯马市财政发放实习补贴,用人单位提供免费食宿、配备日常生活用品,解决各类生活难题。
前不久,来自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的15名学生在侯马市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实习实训。其中10人在平阳中学、5人在侯马一中实习实训。作为侯马市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侯马市财政给实习的大学生发放每月500元的生活补助,平阳中学还为实习大学生提供每天35元的伙食补助,统一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和实习责任险,受到合作高校和学生的赞扬。
又讯 近年来,建邦集团依靠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人才赋能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人才快速成长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优化,这些都得益于建邦集团实行的人才“三优化、三提升”制度,这些举措营造了公司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让人才有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使建邦集团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先机,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对新上岗的学生和员工,建邦集团制定了岗位学习计划,挑选专业师傅,签署师徒协议。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出台了《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健全集团公司、分厂、车间三级培训网络,提升培训硬件设施,投资3000万元,打造面积5000平方米的高标准集团公司培训中心,打造电工、焊工、液压工、减速机装配一体化实训基地。注重人才高端培训,与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大学合作培训,满足不同员工的知识技能需求。与北京知为先、上海常轻松、广州学府等知名培训机构合作,打造高效率团队。良好的学习培训条件,使爱学习肯钻研的员工如鱼得水,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知识,公司上下形成了人人爱学习、个个肯钻研的良好氛围。
建邦集团还实行员工技能鉴定制度,出台了《员工技能鉴定管理办法》,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技能鉴定,根据鉴定成绩为员工涨工资、提待遇,鼓励员工一专多能,享受多专业补贴。目前员工技能补贴人均达每月1600元,最高2400元,实现每年收入上涨10%的目标。同时,建邦房地产公司根据技能鉴定的标准,为员工买房提供补贴,截至目前,有300名员工,享受总额达1000万元的购房优惠补贴。通过这些举措,增加了员工收入,提升了员工价值,增加了员工的获得感。
为优化员工晋升通道,激发工作活力,建邦集团建立了有吸引力、激励性、约束性的动态管理机制,疏通了晋升通道,推动了内部人才的良性流动,激发了人才活力,为专业知识丰富、求上进、有潜力的优秀人才提供展现价值的平台。集团公司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不管是公司高层、中层、基层主管,还是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初级工程师,每年年底,都要进行擂台比武、竞聘上岗,真正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淘汰的竞争机制。
截至目前,侯马市已与45所省内外高校建立联系,签约合作项目91项,涵盖12大基地。其中,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11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1项、智库合作基地10项、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8项、高校干部人才培养基地7项、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9项,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0项、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3项、高校优质生源基地8项、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10项、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1项、校友招商引才基地3项。
又讯 自省校合作开展以来,侯马市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临汾市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决策部署,强力推进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作为晋国古都的侯马,自古就重视人才,“楚才晋用”,就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楚国的人才被吸引到晋国的故事。当前,侯马开展“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的大手笔一定会使侯马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前不久,侯马一中作为侯马市高校优质生源基地校,凭借自身优势,先后被中国石油大学、吉林大学等6所985、211大学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
下一步,侯马市将继续指导全市示范高中与高校全面深化合作,不断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进一步建设教育强市,为率先在全省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本报讯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开展“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的重要目标。在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中,侯马市通过实施牵针引线、筑巢引凤、聚才引智“三引举措”,确保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已与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全市6家企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
牵针“引”线,畅通合作渠道。侯马市领导分工,带领小分队入企调研摸实情,对全市企业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进行了全面摸排。在此基础上,带着企业、带着项目、带着需求赴高校对接,积极寻找合作领域,洽谈合作项目,用政府行为为企业开辟出一条校企合作的沟通交流渠道。省校合作以来,侯马市铸造业代表山西汤荣、山西好利阀,医药业代表山西旺龙、国新晋药等企业先后与小分队共赴高校对接洽谈,并就科技成果转化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筑巢“引”凤,搭建合作平台。侯马市委人才办通过加快落实引才政策,为建设好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保驾护航。特别是针对全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博士工作站、人才工作站为依托,加大建设力度,全力以赴确保经费支持,努力打造良好的引才环境。近年来,侯马市累计投入博士工作站、人才工作站等人才平台建设经费21万元。今年,为高层次人才落实生活津贴共计96.3万元。
聚才“引”智,形成合作成果。侯马市将重点企业的发展规划上升到全市产业布局层面进行考量,以深化省校合作为契机,通过人才引进、科研合作等方式,充分激发并释放企业发展的活力、潜力和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升级。
又讯 在深化市校合作工作中,侯马市以打造科技平台延伸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抓手,助推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
建邦集团博士工作站铁型材中试车间由西安理工大学与山西建邦集团共同出资建设,主要任务是进行水平连铸型材及共晶石墨钢工艺、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其中水平连铸型材是把现有的铸铁型材连铸技术扩展到工模具、高温合金等新材料领域。共晶石墨钢主要是为精密传动部件制造提供高强度、低摩擦材料制备的技术支持,为高炉生铁的产业链延伸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原创性技术支撑,填补国内行业技术空白。
截至目前,侯马市与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西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院校就科技平台延伸和科技成果转化达成协议,一批与侯马市产业结构契合度高,助推力强的高校科研成果相继落地,并初步发挥了带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文图由侯马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