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博士专家企业行”首日活动侧记

2022-07-23 09:07: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盛夏时光,万物繁盛。

  7月20日,我市“博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筹)的24名博士、专家分别来到临汾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山西烯谷能源有限公司、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临汾市鑫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山西达明一派食品有限公司为企业“把脉问诊”,详细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现阶段的需求,积极为企业想办法、出对策。

  “作为一家水泥企业,我们比较关心水泥企业阶梯电价政策及电耗核算,想请各位专家帮我们算算账,并改进现有用电方案,帮助我们节约成本。”在临汾山水水泥有限公司,该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开门见山,向前来调研的专家提出问题。

  “这方面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筹)的援建专家柏艳红可是‘行家’,让她来给大家出主意。”山西电子科技大学(筹)援建专家吕永康积极向企业推荐合适人选。坐在一旁的柏艳红接过话茬:“我可以带着我的团队来咱们企业详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现在的用电情况,然后找出电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制定相应方案。”柏艳红介绍,“这是我们第一次和企业相关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是一个收集问题、集纳意见的过程,之后我们会有针对性地,甚至是一对一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整场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着,在前往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的路上,吕永康回忆起多年前的一幕。“35年前,我当时正在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实习,那是我成长路上难忘的一段经历。今天,我又回到这里,想看看企业有什么变化。”在参观企业的过程中,吕永康感慨万千,“企业发展速度真快,尤其是了解到正在进行的创新项目时,依然感觉企业充满活力。”

  山西焦化集团公司董事、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柴高贵与专家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现状,并就焦化行业的发展形势与专家交流讨论。“水循环利用上有没有问题?”“焦油产品下游产业的延伸是怎么考虑的?”“脱硫废液提盐采用的是什么技术?”专家们问得精细,柴高贵讲得仔细。根据焦化行业需求,在场专家纷纷介绍自己进行的科研项目,希望与企业进一步合作。

  “企业迫切需要科技创新,而我们研究的技术项目也需要落地开花,通过这次对接洽谈,能够让科技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资源优势互补。”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筹)援建专家闫献国的这番话,道出企业和专家的心声。

  一到吉县山西达明一派食品有限公司,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筹)的援建专家段利国、刘兆华等就先听取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公司产品、生产流程的详细介绍。

  “每到果蔬成熟季,我们就到田间采购胡萝卜、苹果、西红柿等原材料,再通过专业机器进行非浓缩全果加工,制成益生菌发酵果蔬原浆,打包后进行售卖……”在了解该公司状况后,专家一行认真听取了该公司在软件技术方面的需求,“我们在生产原浆的机器控制上遇到了难题,机器上的电脑控制板不能一键控制、精准切换,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为解决这一难题,专家一行走进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实地察看了生产机器电脑控制板,并根据公司的需求,对电脑控制板上的一些参数进行了精准调试,做了详细指导。查看中,专家们发现该公司仍使用手工记账后,现场分析讲解了进销存管理系统,并建议公司定制化使用该系统。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实地调研,段利国表达了深化校企合作的意向:“我们学院不仅能为你们做出一套进销存管理系统,帮助解决管理难题,还可进行急需人才定制培养,助推产业做强做大。”

  自“双千工程”启动以来,我市为市校合作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宽松的环境,确保合作早日结出丰硕成果。截至2023年,“双千工程”将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高中、中等专科及以上学校,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等领域,引进1000名以上紧缺急需的优秀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通过共建“12大基地”,打造精品示范合作基地,推动1000个以上市校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一场充满希望的“博士专家企业行”,谈的是合作,论的是发展,赢的是未来。

  记者 安月琦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