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区旱厕改造工程侧记

2021-07-28 09:01: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7月21日上午,市区平阳南街的三园食品小区里,居民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话家常、聊变化。他们的身后,一座洁净清爽的公厕尤为亮眼。说起它,大家纷纷称赞“方便,方便!”

  变靓的卫生死角

  “瓷砖干净、通风顺畅、冲水方便……”谈起新公厕,三园食品小区居民李忠堂直夸赞,“旱厕改水冲式厕所后,要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厕所盖得比咱的民房还漂亮。”回想起公厕改造前的旱厕,李忠堂连连摇头,“之前只要一想到去厕所,浑身先打个冷颤。尤其是夏天,臭味大、苍蝇乱飞,上厕所前要先喷一遍防虫药!”

  三园食品小区是一个以连片平房为主的老旧小区,有100余户500余人,改造前小区内只有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旱厕。小区物业负责人张国珍在这里住了30多年,她说:“咱这是老小区,没有正儿八经的物业,以前的公厕卫生、巷内卫生都靠大家互相搭把手。一开始大家都很注意公共卫生,可只要有一个人开始往旱厕门口扔垃圾,那就收不住了,慢慢地厕所和垃圾就分不开了,‘卫生死角’就形成了。”

  小区的改变从今年3月开始,“卫生死角”逐渐消失。今年75岁的李忠堂还清楚地记得旱厕拆除当天的情形,“3月15日开始动工的!动工那天我就幻想着,咱这旱厕要改成和临汾大街上的公厕一样就好了,结果还真就梦想成真了。这件事确实办得好,办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里!”

  变良的居住环境

  市区临钢建设小区后门紧邻临钢早市,每天从清晨到午后,临钢早市的人流量最多的时候能达上万人。

  原先的旱厕位于小区后门,早市的对面。旱厕成了建设小区居民郝师傅每天来早市买菜的途经之地。“以前每次路过这儿,都得捂着鼻子走。可人有‘三急’呀,你说出了门,饿了、渴了能忍住,上厕所这事儿哪能忍住。”回想起以往的经历,郝师傅面露难色,“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进去,出来自己都嫌弃自己身上的味道。”

  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的简易旱厕如今变成了一座环保厕所。这让郝师傅连连拍手称赞。“厕所干净又整洁,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收拾,大家伙来早市买东西都能慢悠悠地挑选了。对这片整体环境也有带动作用,以前乱扔垃圾的人,现在看到干净整洁的环境也不好意思扔了,大家哪有不夸赞的!”

  今年年初,市城市管理局启动了旱厕改造工程,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在市城市管理局的安排部署下,对市区现存并使用的旱厕进行了彻底摸查,共摸查出分布于12个小区、12条小巷和1个市场的34座旱厕。针对摸排出的34座旱厕普遍存在建筑简陋、年久失修、环境恶劣的情况,环境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充分调查、倾听民意,决定将其中24座旱厕在原有位置改造为水冲式公厕,并进行统一管理,每个公厕都有专人实时负责保洁维护,在公厕的显眼位置张贴有文明便民标识。

  截至目前,34座旱厕已经改造完成19座。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本着“建成一座,开放一座,维护一座”的原则,将改造后公厕统一纳入环卫中心公卫大队管理,陆续对外开放。

  变亮的民心底色

  7月21日10时许,位于临钢红旗小区对面的公厕里,公厕管理员杨文拳拿着布子,认真擦拭着墙壁,没一会儿就满头大汗,背上的衣服已经和汗水融为一体。

  这座公厕投入使用已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在这一个半月里,杨文拳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咱这儿,每天有几千人的使用频率。有时候有人如厕后,便池里没有冲干净,还赶紧跑过来找我,问我有没有清理工具,他要给清理下呢。”每次听到类似的话语,杨文拳都会笑着跟对方说,“走吧走吧,放心,我一会儿清理。”随后对方一句话:“谢谢了,师傅,您辛苦了。”都会让杨文拳心生暖意,他说,从市民的话语和行动中感受到了城市文明的进步。

  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大队负责此次旱厕改造工程及改造后的公厕管理,队长卓志强介绍:“咱临汾的公厕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这次旱厕改造就是按照大街上的公厕建设标准在做。”

  卓志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公厕的清洁情况,他戏谑地说:“有时候手里拿着包子一边吃一边就进去检查了。”有的市民看到这般情况后捂着嘴偷笑,卓志强才发现自己手里还拿着吃食,但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思,“咱这公厕干净、无味,我不嫌弃,哈哈……”

  小小厕所连着民心。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马健说:“我们就是需要用心解决这些小事,让市民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