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连日来,在市区解放路、向阳路、常兴中街、财神楼街、鼓楼南北街等精品示范街道上,市政府督查室联合交警部门对机动车乱停乱放开展常态化督查,有力推动了交通秩序整治深入开展,使机动车乱停乱放这一“顽疾”得到了明显好转,城市道路更加畅通有序。
督查中,本报记者随同督查人员、交警跟踪报道,对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同时,积极宣传良好文明的交通风尚,共同营造和谐畅通、绿色安全的交通环境。
为确保督查取得实效,督查工作从每日的上午10时一直持续到晚上9时。督查中,交警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违法停车行为进行人性化执法。对驾驶人在现场临时停放不影响正常交通秩序的车辆,交警及时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并督促其立即驶离;对于驾驶人不在现场的车辆,依法予以处罚;对严重影响道路通行的车辆,实行清障拖移,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我就去买了个水果,为什么要拖走我的车?” 5月2日晚7时,督查人员在巡查至市区常兴中街展源路口时发现,一辆小型轿车停在了路口停车场的进出口,而驾驶人却不知所踪,欲进入停车场的车辆排起了长龙,严重影响了正常交通秩序。交警在通知驾驶人驶离但迟迟未能驶离的情况下,果断呼叫拖车对该车实施强制拖离。拖车刚到,车主拎着水果走了过来。“你停的位置堵住了停车场的出入口,严重堵塞了道路,时间已经近半个小时了!”民警对驾驶人进行了批评教育,责令她到交警部门接受处罚。
“哎哎哎,别贴单,我马上走!”6月5日晚上8时,一辆小型轿车停在了市区合欢路一小区消防通道处。“这是消防通道不能停车。”交警对驾驶员进行了批评教育,督促其立即驶离了现场。
整治中,总有一些“顽固分子”和交警“打游击”。尤其是夜幕降临之后,市区重点路段的违法停车情况相比白天多了许多。记者发现,还有一些未悬挂号牌的车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悬挂号牌就可以随意停车。对于这样的“无牌”车,交警在联系车主无果的情况下,对车辆进行了锁车处理。
经过两个多月的督查整治,记者看到,违法停车的数量日渐减少,市区交通秩序整治取得了积极成效,市民出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品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根治违法停车行为任重道远。下一步,市政府督查室将继续在市区重点路段进行常态化督查,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停车。同时,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实时报道整治情况,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对整治行动进行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整治行动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交通参与者的文明出行意识。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