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同学们,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彭真委员长的故事,他就是我们侯马市垤上村人……”4月30日下午,侯马市垤上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这也是该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实践内容——“红色课堂”。
站在讲台上的授课老师是侯马彭真故居纪念馆的党小组长、红色宣讲队队长张晓玲。自2017年成立革命精神“小小讲解员”宣讲队以来,该馆利用现有的红色资源,深入侯马市各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以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以革命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讲解体验受洗礼
侯马彭真故居纪念馆里保存着220余件实物、130余份手稿、480余幅照片等文献资料,件件遗存把人们带回当年的峥嵘岁月。
彭真故居纪念馆是2011年重新修缮后对外开放的,它坐落在侯马市垤上村,是彭真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该馆总占地面积63.8亩,共设有一、二、三展厅和故居保护厅4个厅。这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临汾市党性教育基地、临汾市党员教育基地等。
“彭真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坚持真理,这些红色基因是我们强大的精神之钙、力量之源。”在一遍遍的讲解中,在参观者一次次的感动中,张晓玲对彭真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认识更加深刻,传播的热情更加高涨。
为了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让党史学习教育“火”起来,该馆专门设计了参观者诵唱革命歌曲、讲述党史故事等一系列红色社会实践活动,吸引了众多院校的学生前来体验实践,让同学们以沉浸的体验方式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这是个非常棒的‘红色之旅’。”张明是太原师范学院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他和同学们相约参加了彭真故居纪念馆红色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讲述彭真故事,我深深体会到了先辈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作为大学生,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该馆自建馆以来,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化纪念馆的革命传统教育功能。在接待各类机关、团体、学校及个人参观学习时,创新方式,引领大家领略伟人风范,经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的激励鼓舞作用。
“红色课堂”进校园
“1924年春夏之交,高君宇受李大钊委派回山西建立党组织,在彭真的协助下成立了中共太原支部。中共太原支部的成立,在山西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月16日下午4时,在侯马市路西小学六(5)班的“红色课堂”上,张晓玲时而进行生动讲解,时而展示出形象生动描绘抗战题材的油画,时而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引领大家走进那段带领人民群众艰苦斗争的岁月。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张晓玲主动担任了侯马市各校的红色教育辅导员。除了接待游客外,她每周五下午4时准时来到指定的学校为学生们讲党史课,当日是她讲的第十节课。
“我现在浑身充满了力量。”该校六(5)班学生曹艺倩原本对党史不太了解,张晓玲这堂党史课使他的爱国情怀“燃”起来,“张老师的党史课讲得太精彩了,我也要像张老师一样,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对大家有益的事。”
“革命精神永远是鲜活的红色教材。”侯马市路西小学校长蔺戈辉动情地说,“自从校内开设了‘红色课堂’,让同学们学习了革命精神,大家变得更加爱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现在,学生们学习革命精神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已蔚然成风。”
培养“小小讲解员”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参观彭真同志生平业绩陈列,我是负责本次参观的讲解员关鑫博……”一到节假日,侯马市平阳小学六(1)班学生关鑫博就化身为小小讲解员,来到彭真故居纪念馆,为游客讲述红色故事,以实际行动传播革命精神。
该馆除了在学校开设“红色课堂”外,还组建了革命精神“小小讲解员”宣讲队。截至目前,共为侯马市路西小学、五一路小学、平阳中学、一中等20余所中小学校培养出小讲解员近千名,共接待旅游团体300余个,听众达万余人。利用节假日,小讲解员不仅义务向游客宣讲伟人事迹和精神,还主动外出宣讲200余场次,每一次的生动讲解都把观众带回到了大会战的那个年代,使参观者在震撼中接受着教育与洗礼。
“这些展品把我带入了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革命精神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也激励着我们为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家长耿红英听完小讲解员的讲解后,对张晓玲说,“你们不仅是在宣传彭真的故事和精神,更是在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探寻红色足迹’行动,侯马各校成立了‘革命精神讲解团’‘小红军讲解团’‘红领巾讲习社’等社团,中小学生个个能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背革命诗词。红色基地已成为侯马各校的道德与法治课‘打卡地’。”谈及侯马市开展红色教育的效果和未来规划,侯马市教育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成才说,“今后,我们将结合临汾市的研学精品路线设计红色研学路线,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实践活动,把革命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赓续革命精神。”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