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很生动、很鲜活、很直观”“起步好、进展好、结合好、推进好”。这是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四巡回指导组在4月中旬和5月中旬两次通过倾听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后对市委教育工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作出的评价。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积极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及早谋划、严格标准、注重实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教育系统有力、有序、有特色的开展。
高位谋划开好局
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谋划推进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首要前提,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正确方向。
他们积极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研究贯彻意见,第一时间成立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第一时间举行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仪式,第一时间研究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制定《党史学习教育领导机构和内设机构组成人员及其主要工作职责》,成立9个工作组,分工负责,统筹推进。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班子反复研究讨论,确定了全市教育系统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三条主线,开展“10+2”学习教育行动的工作思路。一个主题就是“学好百年党史 砥砺教育初心”。突出三条主线,即突出示范带头,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干部要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突出日常经常,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到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突出重要节点,把党史学习教育列入节庆纪念活动,在重要节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学习。立足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学工作实际,开展“10+2”学习教育行动。10项活动,即举办专题读书班、深化主题党日、讲好专题党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讲好“开学第一课”、加强红色阵地教育、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打造一批精品思政课、举办书画展评活动、开展主题征文;两件实事,即立足本职办好实事,把握重点办好实事。一个主题,三条主线,“10+2”学习教育行动的工作思路为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3月8日上午,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开学第一课”启动仪式在临汾一中举行,全市1400多所中小学校统一举行升国旗仪式,69万师生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聆听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受到一次生动的思想洗礼。以此为引擎,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全面推动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布好局、开好篇、起好步。
有序推进见实效
只有全身心地投入,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才能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突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在抓好自学的同时,进行了7次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班子每一位成员谈思想、谈感悟、谈行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交流碰撞中收获能量、干劲倍增。教育工委拿出12万元,为市直学校976名党员、30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市直各学校思政教研组、历史教研组征订并发放指定学习资料,人手一套,并印制和发放了党史学习教育专用学习笔记本。
4月12日,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李晓龙作了专题宣讲报告,梳理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阐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之后,各县(市、区)教科局、各学校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高潮,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补充、学习与力行同进行、专业队伍+红色阵地+特色活动相融合……各地各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把学习教育行动引向深入。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超星杯’阅读征文活动”,要求全市师生读一本党史经典书籍、听一次党史主题讲座、写一篇党史学习体会,在“临汾市智慧阅读平台”面向全市师生免费开放。同时,在“五四”青年节期间对广大团员学生开展党史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三期对优秀思政课教师和部分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的党史专题集中培训。在“七一”之际,还将举办一次以党史为主线、以音乐为载体的主题党课活动(文艺展演),举办一次 “翰墨丹青迎华诞”师生书画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磅礴伟力。
各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庆祝建党百年的红色教育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育好红色后代。清明节期间,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师生或到烈士陵园扫墓,或在线上献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不少学校开展了红色研学活动,走进八路军白石纪念馆、红军东征纪念馆、彭真纪念馆等地,聆听革命先辈英雄事迹,感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各学校举办了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唱革命歌曲及书画大赛、歌咏比赛、经典诵读、科技体育等活动,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更加牢固。
为民办事见真情
党史学习教育不只体现在增强理论认知、传承伟大精神上,更要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中之重,加大调研力度,切实找准问题,对症施治。他们建立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台账,累计梳理办实事事项63件。坚持立足实际,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确定把公办中小学加大课后托管服务工作力度、适当延长托管时间、规范托管服务内容、提升托管服务质量,作为实事之一,大力度推进。同时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的要求,出台了《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十项措施》等文件,聚焦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问题,拿出实质性举措,立足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市直各学校积极响应教育工委号召,积极行动起来,从不同方面着力,贯穿正确育人方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临汾一中、临汾三中等学校第一时间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陈述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存在的诸多弊端和危害,呼吁家校协作严控手机入校园,并出台了相关管控措施。市第一小学等学校从去年开始实行课后辅导制,每天下午4点半后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1个小时的免费作业辅导,解决了学校放学早、家长接送难、孩子无人管这个长期困扰家长的难题,受到家长欢迎。各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志愿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市第一中心学校梳理出教职工校园内停车难、年轻教师婚恋难及单身教师吃饭难问题,加大工作力度,部分问题已经解决,教师干劲进一步增强。市第二小学党员志愿者到古县郭店小学送教入校,还与新疆建设兵团农六师新湖农场小学开展线上联合教研,助力提升该校教师专业素养。市特教学校专门安排工作人员陪同9名学生赴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参加对口升学考试,解决了这9个家庭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为每个家庭节省了2000多元支出。
思政育人更铸魂
党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如何用好这本鲜活教材,将丰富的党史资源转化为直抵人心的育人力量?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坚持把思政课作为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主平台、主抓手,调动各学校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握青少年阶段的学习特征,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推进党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他们在临汾三中率先成立了思政教研中心,强化引领和辐射作用,研究中小学校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实现优质资源互惠共享。
各学校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为主题,组织思政课教师广泛开展集体备课,同时推进跨学科、跨专业教师的交流研讨、教研攻关,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大思政课,对党史教育进行了集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彩演绎,教学感染力大大增强。同时,大力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充分挖掘语文、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党史教育资源,按照“党史内容+学科知识”进行备课,带领学生主动学习党史,涵育爱党爱国情怀,实现了教育效果走心见效。
全市教育系统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个方面,达到润物无声、风化于成的教育效果。各学校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校园主阵地,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主题团日、班队会、学生社团活动乃至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调查走访,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学习教育方法和模式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市教育局联合临汾广播电视台推出“第一粒扣子”栏目,推出了《书记校长讲党史》《党史教育红色行》等节目,引导青少年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系统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紧扣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这个重点,开展好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细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效向省委、市委交出满意答卷,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