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1-07-27 08:49: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奋进力量。

  7月16日,洪洞县举办“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县直机关主题演讲比赛决赛。通过比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奋力谱写洪洞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洪洞县坚持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激发出槐乡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抓好党建、守好底线、树好形象、谋好发展、惠好民生,全面建设“华夏根祖圣地、幸福老家洪洞”的强大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见人见事、走深走实。

  创新学习载体 形式丰富多彩

  “建党百年不容易,开天辟地有志气,一大南湖灯点亮,定航向……”

  “这是我们社区自编自演的‘三句半’,用5分钟讲述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洪洞县大槐树镇常二社区党支部书记曹兴虎说,“我们成立了宣传队,利用‘文艺+宣传’的形式开展党史宣传宣讲,深受群众喜爱。”

  其实,这种形式的宣传宣讲在洪洞县并不鲜见。

  洪洞县各级各单位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创新学习宣讲形式,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扎实修好党史“必修课”。

  领导带头,学有标杆。县委出台《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制定中心组学习计划,县委班子成员及县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开展集体学习、专题研讨,有效发挥了“头雁效应”;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对表、紧跟紧随、真学真信。同时,通过党员微信群和流动党员管理群、“学习强国”在线学习等方式,抓好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全县1196个基层党组织、2.9万名党员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求实创新,形式多样。各基层党组织围绕必读书目,采取自主学习、集体学习、读书班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学习的方式,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广泛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打造“手机课堂”,推动学习随时化、经常化。

  丰富载体,亮点频现。大槐树镇开展了每日一问、每周一测、每月一结“三个一”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县教育部门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了“共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上好一堂课”活动,进一步引导中小学生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淹底乡综合文化站创作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等主题漫画,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鲜活的百年党史。县青年志愿服务队组建了党史宣讲小分队和“红领巾巡讲团”,向青少年群体宣讲100余场次。

  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高效有序进行,洪洞县成立了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组,专门安排了工作经费、办公场地和设施设备。同时,抽调70余名骨干力量充实到其中,通过定期召开周例会、推进会、座谈会、汇报会,开展精准指导和督导,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用好红色资源 筑牢信仰之基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七一”前夕,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第一党支部在洪洞红军八路军纪念馆开展“学党史、悟初心”主题党日活动。20余名党员齐声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回荡在纪念馆上空。

  “白石温家大院不仅是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部和总部随营学校驻扎旧址,而且是红军东征时红一军团军团部驻扎旧址,它是同时见证红军东征、八路军抗日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红色景区。”洪洞红军八路军纪念馆馆长胡天定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单位络绎不绝。”

  洪洞是革命老区。20世纪30年代,红军东征时到过洪洞,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驻扎洪洞90多天,韩略战役震惊中外,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洪洞留下革命足迹。全县境内有红色文化遗址86处,省、市、县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4处。

  一个红色基地就是一个思想宝库、一个教育平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洪洞县建好用活红色资源,汲取红色力量,筑牢信念之基,推动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传承实起来。

  近年来,洪洞县重点打造升级马牧八路军总部旧址、韩略烈士陵园、石门峪党史教育基地等一批地方红色教育基地,在丰富展陈内容、开展鲜活讲解、提升教育效果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提升。全省首家县级工运史展馆——洪洞工运史展览馆通过图文、多媒体影音播放和实物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工会运动的历史轨迹及洪洞不同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企业、工人先进代表。全县30多处红色基地串联成线,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家门口”可感可悟的“活教材”。

  为赓续红色精神,洪洞县举办“讲好红色故事,激扬奋进动力”大赛活动,着力搜集、挖掘、讲述洪洞革命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注入地方红色基因。同时,组织20多名文艺工作者,整理完成《朱德总司令在洪洞》《逍洞村的一门三烈士》《战斗英雄崔振芳》等一批红色作品,进一步丰富红色故事素材。

  为群众办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我种了30多亩红薯,其中有2亩富硒红薯是听了专家的课后试种的。”7月6日,看着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红薯地,洪洞县淹底乡杨岳村村民高福生喜笑颜开。

  淹底乡属农业乡镇,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单一,规模效益不明显。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淹底乡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立了发展红薯、尖辣椒、瓜果、蔬菜、中药材特色产业的思路,着力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早在3月份春红薯育苗时节,我们就邀请农业专家举办了全乡富硒红薯高产高效技术培训会,手把手给种植户传技术、作指导。”淹底乡党委书记郭小栋说,“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农民技能培训学校,免费为农民朋友授课。同时,创立‘党旗红、产业兴’党建品牌项目,探索成立振兴产业发展联合党支部,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产业富民的路子。”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洪洞县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从基层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务求实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绘就群众高品质生活幸福底色,洪洞县启动实施了乾峰大桥、乾峰大道、县城中心广场提质改造、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恒东标准化小学项目等“幸福洪洞十大民生工程”。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为解决服务对象多头找、来回跑问题,洪洞县税务局强力推进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最大化,形成“一中心、两标准、三支撑”便民服务体系,在全市率先打造“实体化+智能化+一体化”智能型综合办税服务厅,98%的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86%的业务实现全程网上办,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洪洞县人民法院加快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建立健全诉前调解工作运行机制,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推行诉讼服务2.0模式,多元解纷、分裁调审,多类诉讼一站式办理,为办事群众带来了高效便利的服务。县公安局各派出所节假日正常上班,办理户口、身份证等业务;车管所驾管业务大厅实行“延时下班”制度,以最后一名群众业务办结时间为下班时间,真正做到了干警多受累、群众少跑腿;洪洞县委教育工委通过“三亮三比”活动,解决了兴唐寺乡苑川中学被并入赵城镇古屯中学的学生上学难、接送难等问题。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洪洞县聚焦民生关切,立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促农增收、就业、医疗、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推出了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务实举措,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

  记者 田青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