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采访活动洪洞行侧记

2021-11-26 09:32: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各种活动有声有色;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重点项目开创工作新局面……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洪洞县认真学习、扎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迈上新台阶、展现新成效。

  11月17日,我市“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在洪洞县开展了第五阶段主题采访活动。

优化教育资源 满足群众期盼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生源减少,一些农村学校逐渐萎缩,甚至成了‘空壳校’,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为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求,2018年,县委、县政府启动投资5.89亿元的第二中学校河西新校区建设工程。”从洪洞县第二中学校长贾新平的介绍中,记者团了解到当地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

  记者团实地观看该校新校区一流的硬件设施设备,感受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进一步落实‘鼓励中学向县城集聚、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的决策部署,今年9月我校迁入新校区,旧校区新建了两所初中学校,河西8所农村学校的师生全部入驻新校区。”贾新平说,我们还积极推进操场、图书馆等场所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全力打造“学在洪洞”教育品牌。

  教室内,老师熟练操作智慧黑板讲课;公开课上,先进的设施设备让师生轻松实现信息化教学;即将落成的图书馆,可以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学在洪洞”教育目标的逐步实现,体现了家乡对洪洞学子的关爱。

加快城市建设 提升居住环境

  记者团一行来到洪洞县乾峰大桥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现场时,只见机声隆隆,建设工人不畏严寒、埋头苦干,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据洪洞县乾峰大桥建设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俊杰介绍,该项目作为洪洞县跨越汾河贯通东西城区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工程,是县城总体规划中河西新区“三横四纵”框架的重要组成和关键节点,更是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项目进展如何?建成投用后将会为群众带来哪些便利?面对记者团的提问,李俊杰表示,项目自10月1日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桩基76根,完成总桩基的23.31%,全部完工后将极大地改善东西城区交通环境,为群众出行带来便利。

  在该县中心广场上,大型音乐喷泉吸引了记者团一行的目光,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喷泉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少居民正在广场享受悠闲的时刻。

  形式多样的老年人活动区,充满童趣的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温馨的母婴室……记者团一行实地看、详细问,就该县中心广场提质增效、翻新改造工程的惠民举措带给群众生活的新变化,与县住建局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洪洞县中心广场位于县城中心,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始建于2003年,历经多年的风雨侵蚀,广场内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此次提升改造项目不仅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能改善周边群众的居住环境,增加周边群众休闲娱乐空间。”洪洞县住建局副局长田亚鹏说,提升改造后,县中心广场将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优化政务服务 方便群众办事

  当天下午,记者团一行走进国家税务总局洪洞县税务局智慧大厅,实地参观了人工窗口、自助办税区等服务点,并现场通过远程交互系统,体验一站式办税。

  “通过远程交互系统,可实现后台多方共联、资料流转共享、流程线上审批和多部门审批业务,大大缩短办理时间。”洪洞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靳文毅介绍。今年以来,该局以“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抓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纳税人缴费人的具体举措。

  86%的办税业务网上办、倾力打造“东西南北中”30分钟自助办税圈、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实行服务“好差评”制度……洪洞县税务局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该局还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落脚点,创建“助力乡村振兴税务在行动”项目,组建志愿者团队,深入一线,将志愿红与税务蓝相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效。

  洪洞县晶润葡萄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郭鹏云说:“每到葡萄园用工多、招工难的时候,总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县税务局志愿者来帮忙干活,他们不仅积极宣传减税降费的相关政策,还帮我们销售产品,实实在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我们组建的志愿者团队,或定期到特殊教育学校关爱特殊儿童成长,或帮助农村种植合作社干农活、销产品,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办事的初心使命。”靳文毅的话铿锵有力。

  记者 潘华玲 王凯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