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轧材厂轰鸣的车间里,轧机装配班班长、助理工程师张建锋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坚定。20余年扎根生产一线,从普通钳工成长为技术骨干,从基层工人蜕变为创新带头人,他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在钢铁轧制的方寸之间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不凡篇章。
精耕细作:轧机装配的“主心骨”
干工作不累的秘诀是什么?对于张建锋来说是热爱。热爱就会越干越有干劲,有了干劲儿,工作也会给予正向反馈,良性循环下来,张建锋便在轧机装配班越扎越深。
回想起跟着伙伴们一起选择进入钢铁行业时的一腔热血,张建锋的话语间流露着兴奋与激动,“能跟机械设备打交道,那可是我们多少男生的梦想!”从学校毕业后,张建锋进入了一家钢厂,从学徒干起。
“从小就喜欢拆卸机器零件,真正进入这行后才知道,只有喜欢是远远不够的。”初入行时,张建锋跟着师父从拧螺丝、更换零部件、排查设备故障学起,熟练后,在师父的监督下开始参与生产线基础操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极大的责任心,每一项内容都需要有肯钻研的心。”
“为企创效、为业育才”,张建锋满怀热忱扎根轧钢事业生产一线。从初入行业的设备安装工人,到如今的轧机装配班班长,他在一次次项目历练中成长。
2009年11月,张建锋担任棒材车间轧机装配工,他积极参与棒材车间主轧机的设备参数认定及调整工作。图纸审核阶段,张建锋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处设计不合理之处,及时提出修改意见,避免了后续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他全程跟踪,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安装质量;为解决短应力轧机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经过他与团队多次试验和改进,成功优化轧机结构,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助力产线顺利投产。
“有张班长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这是工友们常说的话。多年来,在轧材厂线材车间主要负责轧机装配与维修工作中,张建锋展现出的不只是专业能力,还有那如钢铁般的责任心。张建锋带领团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等困难,优化装配工艺,提前完成装配任务。产线试生产阶段,他日夜坚守在现场,及时解决各种问题,确保160万吨双高线顺利投产。此后,在多个产线的建设与改造项目中,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公司的产能提升和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突围:技术攻坚的“破冰者”
轧机设备在生产和维修中频繁出现故障,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增加了维修成本和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张建锋牵头调研,查阅大量资料,与团队成员反复讨论,研发出短应力轧机的快速解体拆卸装置。
该装置使用150mm×150mm钢坯制作而成,适用于20余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轧机,最大可处理50吨的轧机,张建锋说:“装置投入使用后,消除了人工安全隐患,减轻了劳动强度,将拆卸时间从原来的数小时缩短至数十分钟,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造价值”的理念,张建锋积极探索轧钢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带领团队向“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在参与各项目的过程中,张建锋通过技术创新和修旧利废,为公司节约了大量轧机备件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2020年,张建锋参与了国内首条MIDA线的建设。他对轧机设备进行了跟踪调试,分析故障,排查隐患,提高了轧机的稳定性。同时,他深入研究国内外的先进轧机与技术,为该轧线的顺利投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张建锋参与双高棒的建设,全面负责轧机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轧机装配工作。面对双高棒产线设备精度要求高、安装难度大的挑战,他创新性地提出“模块化安装法”,将复杂的轧机设备拆解为多个模块,提前进行预安装和调试,有效缩短了现场安装时间。在调试过程中,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排查并修复了30余处设备故障隐患。同时,深入研究双高棒线工艺与轧机设备技术,通过对轧机冷却系统的优化,提升了轧机的耐用性,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投产;
2024年至今,张建锋带头负责轧材厂三大车间六条产线的轧机装配与维修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保障了生产的稳定运行;
……
每一次技术“破冰”,都是张建锋与自己的较劲,他用创新证明,轧钢线上奔涌的数据洪流,恰是传统制造向“智造”跃迁时最强劲的脉搏律动。对团队而言,张建锋架起的不仅是轧机监测传感器,更是一座“创新立交桥”,让年轻工人敢想敢干,于企业而言,这些凝聚着汗水的创新正在重塑钢铁基因。
初心如磐:钢铁报国的“追梦人”
“独木不成林,团队强才是真强。”张建锋深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践行“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8年,张建锋带头成立轧机维修小组,通过现场指导、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出多名轧机设备维护保养技术人员;2022年,张建锋带领团队成立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内部工作室:轧钢技能工作室,充分发挥带徒传授、技术攻关、技能传承和技能推广的重要作用。
在工作室,张建锋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分享工作经验和技术心得,指导团队成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友们常常用“毫无保留”来形容张建锋带徒弟,对于大家的称赞,张建锋有着自己的见解,“大家都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能,才能提升整体的技能水平。大家在相互学习的环境中一起成长,这也是我们‘钢铁工人’一份值得传承下去的品质。”
在张建锋的带领下,轧机装配维修团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获得40余项国家专利,包括两项发明专利,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团队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推动轧机设备升级换代,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凭借突出的工作表现,张建锋先后获得临汾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国际维修联合会全国TnPM竞赛奖项、山西省总工会颁发的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奖、临汾市金牌工人、临汾市第三届平阳工匠等多项荣誉。张建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乃至整个轧钢行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从轧机旁飞溅的钢花到创新工作室通明的灯火,张建锋用二十余载的春秋诠释着“劳动最光荣”的深刻内涵。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不仅是对个人的褒奖,更是对千万坚守实业、砥砺创新的产业工人的崇高礼赞。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