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璞)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工程机械和特种车辆零部件,与全球50余家工程机械和特种车辆制造商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远销13个国家和地区。这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既能获得奖励资金、税收优惠和人才引进等多方面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极大激发了干部、职工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山西华德冶铸有限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说。日前,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该公司与其他19家企业获得了2020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至此,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3家,超额完成了省定考核指标。
“十三五”以来,我市着力聚焦产业转型,培育创新主体,先后出台了《临汾市科技计划(专项)管理办法(试行)》《临汾市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临汾市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和科技活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从体制机制上不断深化改革,探索适合临汾实际的科技创新之路,为进一步激励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五年来,我市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从2015年4.8亿元增长至2019年13.4亿元,2019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92%,并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为2019年度首次通过认定及连续三次通过认定的企业共落实省级奖励资金250万元,兑现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资金170万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自主研发和投入的积极性。
去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强线上线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业务专题培训,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推荐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同时,科技部门组织人员对全市科技型企业逐一走访,针对企业具体需求,开展“一对一”分类指导,精准服务。各县(市、区)科技部门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发展,尤其是尧都区、侯马市、襄汾县、曲沃县采取多种措施培育企业、挖掘潜力、组织申报,超额完成了考核任务。
据悉,除了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16年的35家增长到2020年的93家外,全市创新服务平台数量增长迅速,目前共有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14家、省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众创空间”22家,为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新引擎的作用。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