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1×1280立方米高炉建成投产,晋南钢铁集团3号186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项目建成,全市钢铁先进产能占比排名全省第二;
侯马正大制管二期项目建成、华翔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部分投产,全市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推进有序有力;
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户,帮助7户企业认定省级技术中心,全市国、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10户;
全市已建成5G基站3443个,开通3274个,晋南钢铁5G+工业互联网项目被工信部评为全省唯一物联网优秀案例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2021年,全市工信系统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945.7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83.6亿元,同比增长105.4%;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44.6亿元,同比增长56.7%,全省排名第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46.7%,超省定目标7.2个百分点。
稳定增长 态势良好
按照省、市“补考进位”会议精神,2021年,我市多次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分析当前形势,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市工信局加强经济运行目标管理,对工业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下达,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市工信局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选取了42户行业代表性强、占比大的重点企业进行监测监控,每月对其生产指标和效益指标进行适时调度,掌握企业运行情况,确保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企业对融资方面有什么需求?”“所需资金重点用于哪些方面?”去年以来,市工信局组织干部们分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对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摸底调研。在此基础上,市工信局、市金融办、市银保监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送金融进企业”的通知》文件,开展了“送金融进企业”活动,共为15户企业争取流动资金11.56亿元。
去年,我省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终端电价0.3元/千瓦时的优惠政策,市、县两级工信部门筛选出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帮助其高效完成申报工作,让企业享受更低的电价。市工信局局长史全喜说:“这一惠企政策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节约用电开支,形成电价‘洼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全市共有3批46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享受优惠电价,第四批5户规上企业和9户规下企业已上报省工信厅。
我市推进服务企业常态化,研究制定了《临汾市开展入企入园入区服务工作方案》,市直5个入企入园入区服务工作组先后5次赴侯马市、浮山县、翼城县等17个县(市、区)的246户企业(项目)开展调研服务,收集了需要市级协调解决的问题108个,其中95个问题已解决。
进度加快 提质升级
项目是主引擎、主抓手。2021年,我市谋划实施100项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036.8亿元,我市组织开展了“项目前期手续集中办理月”等系列活动,加快企业项目手续办理进度,切实推进项目进展;市县两级对100个工业项目包联全覆盖,各级领导干部定期服务企业,解决包联项目困难问题,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我市积极争取省级技改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分4批为9个县13户企业的22个项目申请了省级技改项目资金支持,目前已上报待审。截至2021年11月底,100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68亿元,有25个项目完工或部分完工。
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市工信部门承担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规划,他们围绕省、市发展规划,结合产业实际,完成了《临汾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临汾市“十四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临汾市“十四五”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发展规划》三个专项规划的送审稿,组织相关专家和市直部门召开了规划专家评审会,开展了合法性审查,目前已报规划编制领导组办公室。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我市扎实做好焦化行业压减过剩产能关停焦炉后续服务工作,制定了《临汾市焦化行业压减过剩产能关停企业精准帮扶工作方案》,积极推动大机焦项目建设,坚决落实《临汾市装备业发展壮大力争走在全省前列的指导意见》,重点推进临汾经济开发区和尧都、襄汾、翼城、侯马、蒲县、霍州等7大板块项目建设。
提质增量 智能发展
我市加快创新生态打造工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临汾市重点产业创新生态构建2021年实施方案》和《临汾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2021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有机构、有项目、有账户、有资金、有科研人员的“五有”研发活动,进一步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提质增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扩规增速,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和关键技术研发,我市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加速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2021年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户,7户企业被省工信厅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全市的国、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10户。
我市持续加快5G网络建设,积极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已建成5G基站3443个,开通3274个。在加快5G融合应用方面,我市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与不同行业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推动实施了晋南钢铁5G+工业互联网、台头煤矿5G智能综采工作面、华翔5G+智慧铸造、曲沃县晋之源5G+智慧农业、云丘山5G+智慧旅游、永鑫5G+智能焦化等项目,晋南钢铁5G+工业互联网项目成为全省唯一被工信部评为物联网优秀案例的项目,台头煤矿5G智能综采工作面入选2021全国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形成了一批典型5G应用场景。全市晋南钢铁、通才工贸、万鑫达焦化、光大焦化、华翔集团和东鑫机械等6户传统产业企业成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永鑫焦化成为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个重点工业项目的顺利推进、一个个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一条条生产线的高速运行,平阳大地上展现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大美图景,全市工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坚定。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