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回顾2021年,临汾农信成绩斐然:
截至2021年末,全市69.88万农户中有52.54万户被农信社评级授信,总授信金额达892.33亿元;累计用信户数达21.04万户、金额173.21亿元;
2021年,全市农信社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贷款投放43亿元,余额达467.22亿元;为群众发放补贴51.38万笔、金额1.39亿元。
……
进入壬寅虎年,临汾农信捷报频传:
2021年重点指标考核夺得全省第一,省联社临汾审计中心被省联社评为“综合考评优秀机构”;
2022年“首季开门红”业务竞赛活动各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综合排名位居全省前列,省联社临汾审计中心被授予“‘首季开门红’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一个个耀眼的成绩、一块块闪亮的奖牌、一串串亮眼的数据,标志着临汾农信持续走在全省农信第一方阵,凝聚着临汾农信人的不懈奋斗和努力,蕴含着他们为推动临汾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辛勤付出。
资金投向市委“1355”战略主战场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是一年中农民最忙碌的时候,也是资金需求最迫切的时候。今年开春以来,为倾力解决农民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古县农商行永乐支行行长马贝贝和客户经理下乡的频率比往常更高了,用他们的话说“每天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该县三合镇松树坡村党支部、村委会看准中药材市场前景良好,计划在村里发展中药材产业,但部分村民由于缺少资金而犹豫不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永乐支行及时在该村举办了整村授信推进会,现场授信49户、金额386.45万元,有效解决了村民的资金难题。村民李师傅高兴地说:“没想到农商行能来我们村里授信,有了这笔钱,我以后种植中药材就不怕没有资金了!”
近年来,全市农信社将“回归本源、做小做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努力践行服务“三农”的宗旨使命,把信贷资金重点投放到最急需资金的农民手中。农信社成为名副其实的“老百姓自己的银行”。
同时,临汾农信强化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着力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提质”。全市农信社单列专项信贷额度,设立小微企业专营中心、小微事业部等,推出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截至目前,全市与农信社发生业务关系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近4万户,2021年新增贷款40亿元,余额达392亿元,带动解决了80余万人的就业问题,为全市“稳企业、保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重大项目是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对省、市、县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名单制管理,组建专职团队逐户上门了解融资意向、资金需求,精准对接服务,大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以及钢铁、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先后支持了建邦集团铸造有限公司、盛泰源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市级重点项目。
“全市农信社2021年实体贷款较当年年初净增100.58亿元;2022年前三个月,又较年初净增40.53亿元,净增额位居全省第一,全部投放到了市委‘1355’战略主战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谈起全市农信社支持地方发展工作情况,省联社临汾审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建学坚定地说。
凝心聚力 提质增效
“我们是金融机构,必须群策群力、创新举措、苦干实干,付出百倍努力做大做强自身实力,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李建学和省联社临汾审计中心党组一贯坚持的理念。
为坚决贯彻省联社安排部署、全力做强自身实力,临汾农信确立了“完善机制促改革、多方合力促化险、聚焦重点促提质、多管齐下促增效、党建领航保稳定”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确保精准施策、全面完成任务。
在省联社临汾审计中心班子成员的工作日程安排上,督导调研是出现频率最高、占用时间最多的一项工作。为确保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到位,李建学和其他班子成员每周至少2至3天下沉督导,直接进点入户,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审计中心包点中层干部、各县级机构管理层闻令而动,做到下沉一线、督导到位。督导中特别针对后进机构开展“蹲点式”“清单式”工作,与基层职工一道分析原因、制定举措,督促其“跑步前进、奋力赶超”,使全市农信社各机构实现齐头并进、整体向好。审计中心还以“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所有层级、所有职位、所有岗位的全员营销机制和考核机制,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将工作干到平时、抓在日常。同时,全市农信社以“金融挂职”“金融村官”等形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融合党建共建资源,打造“政府主导、农信社牵头、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今年4月初,一份统计表摆放到了李建学的办公桌上:截至3月末,全市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达1541.28亿元,较年初增加144.21亿元,净增额稳居全省第一,占到全市市场份额的41.9%……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李建学说:“存款是立社之本。有了充足的存款,我们支持地方发展就更有底气!”
为建设美好临汾“添砖加瓦”
4月4日,洪洞农商行员工卫栋尹、孔令敏作为志愿者第一时间受命赴甘亭镇侯建村执勤,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洪洞农商行成立了四支志愿者队伍,每天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战“疫”中彰显“百姓银行”的责任担当;永和农商行向县疾控中心捐赠爱心口罩5万只,同时抽调15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乡宁农商行开辟绿色通道,为某医疗器械公司紧急发放395万元贷款,全力保障防疫物资生产……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处处活跃着临汾农信人的身影。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临汾农信人一直坚守的理念。全市农信社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到临汾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通过全方位参与、全身心投入,在社会各界树立起了良好形象。全市农信社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优势和职能,着力打造金融便民服务圈。在全市以县域市场为“网”,将服务片区划“格”,对每名员工定“责”,指定“金融专员”加入各村庄、小区、市场、商超、街道微信群,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保证每5公里或15分钟以内都有专人能够提供上门服务,打造“一刻钟服务圈”,确保“群众随时有需求,农信社的服务随时能跟进”。同时,全市农信社积极促成银医合作、银校合作、银交合作、银超合作等,为群众提供便利周到服务。曲沃农商行与县人民医院合作搭建的“银医通”项目,可实现群众足不出户预约挂号、门诊费用在线支付,极大地解决了百姓“看病难、支付慢”问题。全市农信社还与政府部门合作,成功上线“财政一卡通”系统建设,以社保卡为媒介代发惠民惠农各类补贴,并在“晋享生活”APP上拓展了“平阳一卡通”模块,积极构建以社保、民生、金融“三大板块”为支撑的业务体系,让群众尽享金融便利。
清理公共环境卫生、义务植树造林、慰问孤寡老人……一项项公益活动贯穿在全市农信社各机构的各个时段。仅尧都农商行就注册志愿者1400余人,形成了覆盖广、立体式、多元化的横纵向组织机构网络,做到了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疫情防控、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在广阔的平阳大地上,临汾农信人努力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面对未来,他们唯有奋力拼搏,勇担时代使命,再加压力、再鼓干劲,继续谱写不负时代的新篇章!
记者 李永军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