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利用废弃的集体土地建成农贸市场,已经连续盈利3年,村民年年有分红;
依靠紧邻生态公园的优势引进文旅休闲项目,目前正加快建设,年底即可完工;
村民们足不出村有活干、有钱赚,用劳动也能入股,兴村富民的势头越来越好……
7月5日,记者走进尧都区段店乡东王村,实地探访东王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生动实践。
“我从农民变成股民。农贸市场建成后,我连续3年每年都能分到1000元钱的红利。”走进东城农贸便民市场,经营一家日化商店的东王村村民王慧芳高兴地说。
党建促发展、党建助振兴。2018年12月,东王村党支部多次研究,决定成立集体经济联合社,以兴村富民为目标,发挥组织优势,集聚资源禀赋,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让党组织成为乡村发展的总引擎,科学规划完成成员身份确认工作,村民们成为手持合作社股权证书的‘股东’。”东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秋生介绍,村里558户1968人入股,共入股资金196.8万元。
2019年,东王村利用废弃多年的22亩集体土地,累计投资339万余元新建东城便民综合农贸市场,对外收取商铺承租费用,先后引入商铺80间,临时摊位110个,产品品类涵盖瓜果蔬菜、特色小吃、日杂用品等,运营以来已连续盈利3年,为村集体累计创收约210万元。
“集体经济联合社成立的时候,村民们自愿入股,我们一家人以每股1000元的金额入了5股。现在不光每年有分红,我自己还经营了一家店铺,多了一份收入。”王慧芳说,“我们东王村的发展越来越好了。”
东王村毗邻景色优美、环境舒适的涝洰河生态公园,依托这一优势,东王村利用村北的荒地引入高品质文旅休闲观光综合体项目,致力打造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高品质城郊文旅休闲园区。该项目投资5000万余元,集体出资570万元,占股16.28%,项目已建成民俗窑洞55孔,三层接待大厅1500平方米,餐饮中心500平方米,配套基础设施若干,拟建大型室内游泳中心、室外滑雪场、综合游乐中心等场馆,预计年底能够完工。
王秋生说:“这个项目盘活了资源,拓展了发展平台,实现了多元经营目标,同时解决了失地农民就业。”
在推进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中,东王村党支部还探索出一条村民致富新路径:村民可以结合自身特长,以劳动力入股,参与项目建设的村民能够用劳动量折价入股参与分红。
村民建立了用工台账,每天谁出工、干得好不好,网格员记录得清清楚楚。
“干一天活就计算一天的收益额,随后将天数转化为等价金额,项目建成后转为股份。”参与建设的村民李斌说。
李斌是一名电工,平时承揽家装、工程水电网改造等活计。如今,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村里的项目上,他说:“作为一名东王人,给村里的项目干活就像给自己家干活,必须干好。”
劳动力入股的办法得到了村民拥护。很多村民都积极投入到项目的修路、绿化等工作中,就连白发老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早出晚归在项目上进行绿化管护。
如今的东王村,初步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了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民、年年有分红。
今年,东王村的集体发展经济目标定位于突破100万元,将进一步让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共致富。
村民许学峰真切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村集体资产看得见、摸得着、人人享有,我们变成股民后,年年有分红、年年有增长,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记者 祁欣 实习生 马欣怡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