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一“横”一“纵”描绘锦绣山水图

2022-08-05 08:59: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八月的大宁县,天空湛蓝,丰草争茂,田畴如毯。目力所及,皆是一幅线条明快、色彩斑斓的田园美景!

  这幅田园美景图承载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殷殷嘱托,彰显的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反映的是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各县(市、区)以“双城”战略为牵引,全力打造黄河流域样板县的工作成果,绘就的是“小县城”的“大作为”。

  以“面”布局

  高起点谋划乡村振兴新格局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黄河生态、挂心沿岸发展,提出要“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年里,总书记三次到山西考察指导,更是每次必讲脱贫攻坚、必讲乡村振兴,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上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干劲。

  拳拳期望,孜孜鼓励,激荡着黄河儿女。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以“三川十塬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著称的大宁县,如何破解生态脆弱和贫困高发叠加的困局,成为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有问题就会有答案!”大宁县委书记王晓斌坚定地说,“沿河我们就靠河发展,临川我们就借川生长。让大宁的百姓看到变化,让大宁的百姓感到满意,这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核心和目的,这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基于此,大宁县统筹实施“五大战略”,全面建设八项重点工作,以重点工作牵引带动全局。紧盯“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以“一区两带三片”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总体布局,打造“特”“优”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夯实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该县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涉及4个乡镇、16个行政村,将打造“一横一纵”两条发展轴线。“横线”6个村以产业特色为亮点,“纵线”10个村以黄河文化为主线,高标准、创意化打造沿黄乡村旅游“大宁样板”。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全力抓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乡村振兴示范村是战略层面的部署,而大宁县提出要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这是措施层面的抓手。”大宁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王志华说,“二者的共同目标都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以“线”勾勒

  高标准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不久前,在昕水镇罗曲村,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建设项目刚刚完成开工奠基。该项目是大宁县果业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一个标志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智慧仓储、水果展销、物流配送、住宿餐饮、电商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果冷链物流产业园区。

  而这只是罗曲村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环。该村将依托牧马岭越野线路,打造集游览采摘、果蔬市集、果蔬供应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集聚区。

  距离县城19公里的桑峨村位于太古镇东南部,由南桑峨、北桑峨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这里即将建成游客服务中心、晒谷场、童年时光广场、村庄骑行线、采摘园骑行线等配套旅游设施。

  “你看,那块石头像不像一只海豚?”大宁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石振华指着远处告诉记者,“这块石头山水环绕,脚下还有一个天然温泉。于是我们就在那里打造了一个恒温温泉,岸边可以垂钓、野炊,水中可以戏水、玩耍,是一个非常适宜家庭出行、亲子娱乐的近郊旅游点。”

  自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石振华很少有时间坐在办公室里。“都忘了坐办公室是什么感觉了,每天就是东边跑、西边看。”即使如此,石振华每天依旧精力充沛,“每一个村子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天一个样,沿线走一走,很有成就感。”

  沿着“横线”,人们可以在罗曲村感受采摘业态美丽乡村;在甘棠村看一看“大宁记忆”甘棠老西沟、黄河人家;在黑城村回味“大宁记忆”老巷子、创意业态景观;在道教村访房普明故居,重温红色记忆;在曲风村大宁农创公社、大麦苗青汁工坊、农创工坊体验“农耕生活”;在桑峨村与家人逛一逛时光晒谷场、观景台、采摘园。

  “横线”项目预计8月底竣工验收,“纵线”项目建设正酣。

  “纵线”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割麦村黄河仙子文化主题村、大宁模式展馆;岭上村越野线路、大宁黄河英雄路;乐堂村党性教育基地、党员培训中心;云上村苹果产业文旅融合村、苹安嬉乐汽车公园、苹果产业园;川庄村酒产业主题村、酒广场、酿酒工坊;道教村二期乡村数字化工程。

  在这条线上,最值得期待的是“黄河英雄路”。它位于大宁县太古镇,是沿黄河的户外山地运动线路,包含一条穿越线路和一条专业越野线路,其中越野线路最大环线4.2公里,线路上打造了下长坡、阶梯路、发卡弯、泥潭等障碍体验点多达30多处,可以体验黄河边的最独特最难忘的“速度与激情”。

  “沿黄旅游公路是一条经济路、致富路、民生路,公路建成后,将吸引更多游客来大宁体验风土民情,促进沿线乡村群众增收致富。”大宁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尉林平说,“大宁县将在这条‘纵线’上打造关键节点微景观,形成具有大宁特色的沿黄旅游示范区。”

  以“点”发力

  高质量夯实产业兴旺新根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美丽乡村带来了乡村巨变,也带来了民富村强。

  2020年,大宁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山西昕宗酒业有限公司落户“一纵”线上的三多乡川庄村,不仅解决了周边不少村民的就业难题,而且直接带动了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

  “酿酒需要大量的高粱,也产生大量的酒糟,因此我们实施高粱种植、存储、养牛等循环发展的项目。”昕宗酒业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李石头说,“高粱酿酒,酒糟喂牛,牛粪入田,不仅带动了群众增收,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循环经济,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生命线。大宁县坚持“特”“优”主攻方向,构建以水果产业为主,其他特色产业为补充的“1+N”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该县以“宁脆”苹果为龙头,打造“一县一业”,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推动特色产业多元发展。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该县还深入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围绕果业提升,支持本地企业联合省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建设仓库、物流配送站,加快推进生鲜冷链和仓储物流发展。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深入推进批零住餐等传统商贸服务业升级,着力抓好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合理规划设置集中摊点,打造特色小吃集聚地。探索发展现代服务业,稳妥推进交通运输、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着力补齐现代服务业发展短板。

  园区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主要载体。大宁县围绕“一区四园”布局,瞄准发展定位,推行“链长制”,着力推动集群化链条化规模化发展。花卉产业园以隆泰、盛世兰花为“链主”,有机循环产业园以昕宗酒业为“链主”,煤成气化工产业园以中石油煤层气公司为“链主”,科创产业园以宇良光电为“链主”。

  朝气蓬勃、风景正好……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正在大宁县徐徐展开。

  记者 赵俊堂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