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鼓舞人心。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体现了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符合市委‘1355’战略部署要求,是一个客观务实的好报告。”近日,就深入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尧都区委书记崔绍民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尧都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何在全市发展的格局中实现与其人口、地位相适应的高质量发展,并且保持社会和谐平安稳定,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崔绍民说,在不久前的市两会上,市委书记闫晨曦对尧都区的发展提出了强化政治引领、致力提质增效、狠抓乡村振兴、担当绿色责任等六点具体要求,市长李云峰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尧都区提出了“GDP今年进入全省前10名”“支持尧都云商产业园打造转型发展、先行先试信创产业新高地”等,这就是尧都区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尧都区必须要一项一项地对标、梳理、细化、落实。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职责所系,使命所在。我们要以过硬的作风和更高的标准,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尧都区各项工作理应走在全市前列,也一定能够走在全市前列。”崔绍民告诉记者,3月11日,尧都区委十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尧都区委关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的实施方案》。全区上下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尧都区落地落实。
“尧都区规上企业少、科技含量低是最明显的短板,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74户,仅为全省水平的82%、全国水平的67%。”崔绍民表示,今年,尧都区要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聚焦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城市烟火气、“专精特新”企业四大重点,把握市场规律,放宽市场准入,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好减税降费、融资担保等惠企政策,助力全市完成新增市场主体6万户的目标。
作为全市项目建设的重点战场,3月11日,尧都区2022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崔绍民表示,项目建设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有力支撑。首先,要把项目建设摆在第一位,集全区之力,聚各方之智,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形成凝心聚力抓项目、攻项目的浓厚氛围。2022年,尧都区共谋划了总投资612亿元的122个重点项目,当年计划投资127亿元。尧都区将以尧都高新区为主阵地,以产业项目为主方向,以链主招商为主要方式,以小分队为主要力量,注重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今年力争签约项目投资不少于150亿元。其次,要强化产业支撑,打造现代产业生态。聚焦煤炭、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对标“两线”、推进“双控”,通过改进生产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迈进、向尖端突破;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实施字节跳动、百度标注、百信信创科技等优质项目,努力建设产值百亿元的大型园区;聚焦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和现代物流三大支撑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业、健康养老业、社区服务业三大成长型产业,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产业新体系。
“3月17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推进大会,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定了调子。作为省里确定的临汾市3个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区)之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尧都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力争在全市创出经验、实现领跑。”崔绍民说,尧都区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拿出具体措施,全力予以推进,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今年,尧都区将狠抓稳粮保供,扎实推进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业生产托管1.2万亩;狠抓基础支撑,重点实施八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配合实施引沁入汾尧都专线水质提升工程,继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狠抓乡村建设,建设1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完成农村厕所改造2万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不让一户群众返贫。同时,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做好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培训工作,着力提升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走出一条具有尧都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
“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一名群众的健康生活。尧都区作为临汾主城区,担负着市区和部分城郊的环境治理任务,不仅要守好每一天,更要守好每一关。”崔绍民说,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控煤、抑尘、管车、减排为抓手,2022年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后5位,力争退出后10位;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压实河长责任,从严从紧监管,强化污水治理,推动区级管控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四类以上;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狠抓山体治理、固废监管、面源污染、造林绿化,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崔绍民说,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必须时时刻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和好事。“当前,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公用澡堂建设是群众急需解决的两件事情。我们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摸清底数、抓紧规划,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崔绍民说,尧都区将紧扣共治共享,全力增进民生福祉。首先,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民生小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促进就业、居民增收、教育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让老百姓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其次,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促稳定各项工作。坚决筑牢政治安全屏障,全面深化维护政治安全“四大工程”,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建立健全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扎实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坚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扎实推进全科网格建设,持续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化险和提质增效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生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持续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压实“四方”责任,全力落实“四早”要求,坚决守好尧都阵地。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崔绍民说,我们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紧绷“一岗双责”之弦,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统筹做好基层组织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人才工作,用严管厚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崔绍民坚定地说,尧都区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善作善成,为我市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贡献尧都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 李晓琳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