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市两会对于坚定发展信心、谋划未来工作有何重大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立足自身实际贯彻市两会精神,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就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白岗峰。
“这次市两会总结成绩,鼓舞人心,对未来五年工作的谋划布局既高屋建瓴又符合临汾实际。市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我市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的目标任务清晰明了,为谋划推进商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白岗峰说,作为临汾市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商务系统干部职工将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自觉围绕中心、坚决服务大局,在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中认清新时代商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科学谋划商务工作,在融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商务局将围绕市委“1355”战略,按照“6×3”工作矩阵要求,以“双城”建设为牵引,统筹商务发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全面做好开发区建设、外贸外经提质、商贸转型、消费促进、电商发展五方面工作,全方位推动临汾商务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工业投资增长2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组数字,一张“任务书”,一纸“目标单”。
“这些指标根据省、市部署安排,综合考虑了速度、效益、结构、动能四个维度的同步协调、相互支撑。”白岗峰介绍数字背后是对政策的深入学习和研判,“这组数字是我们落实中央、省委‘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难中求成’政策基调,为市委分忧、为大局出力的政治要求;这组数字是我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底气,临汾市推动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红利将在今年加快释放;这组数字是一系列需要我们跳起来摘桃子才能实现的目标,有利于充分激发商务干部争先进位的主观能动性。”
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只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才能把今天的任务清单变成年底的满意成绩单。白岗峰说,“2022年,商务工作要走在全省第一方阵,需要我们加强系统思维、做好科学谋划,坚决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到位,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个转变”“四个强化”,重点做好争先进位、项目建设、创优环境、健全机制四项工作。围绕“规划引领”,加快争先进位。坚持目标导向、紧盯考核指标,补短板、锻长板,瞄准“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全面发力、争先进位 。围绕“经济产出”,加快项目建设。按照两个方面产业转型方向、六大重点新兴产业,强化项目储备、创新招商方式、兑现招商奖励,提高招商精准度和成功率,把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和亩均效益作为检验项目建设的重要指标,力促签约开工、达产达效。围绕“全面赋权”,优化营商环境。打好“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组合拳,探索将“承诺制”改革拓展到核准类投资项目,将“标准地”范围扩大至生产性服务业,将“全代办”改革向企业全周期延伸。围绕“激励约束”,健全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管理,并在“三化”改革基础上,努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亮点经验;在考核评价上,进一步细化评价内容、建立评价体系、严格奖惩兑现,鼓励先进、问责后进、促进共进,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
推动外贸外经高质量发展。围绕全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目标,落实全省“十四五”对外贸易倍增计划,促进外贸、外经协调发展、稳步发展,持续扩大外向型经济总量。培育外贸主体。坚持扩大存量和优化增量并举,用好中央、省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壮大我市进出口队伍。拓展市场渠道。落实全省“千企百展”行动计划,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和进博会等进出口类展会,广结客商、拓展市场。强化开放平台。以建设“南方略、北龙马”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契机,加快申建临汾(侯马)综合保税区,构建更高能级对外开放载体。扩大进口增量。支持晋南钢铁、建邦、鸿晋、华翔、中升钢铁等一批有潜力的重点企业不断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零部件进口,稳步扩大铁矿砂等能源原材料进口。促进经贸投资。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引导企业灵活采用新建、并购、参股、技术和品牌投资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全方位做好风险防范,实现“抱团出海”。
建设区域消费重点城市。以建设区域消费重点城市为目标,聚焦传统、新型、便民、放心“四大消费”,着力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充分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提振传统消费。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数字消费券派发等全市域消费促进系列活动,主动谋划、有序组织购物节、美食节等各具特色的促销活动,不断活跃全市消费市场。培育新型消费。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和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新需求,大力培育体验消费、数字消费、健康消费,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在满足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发展便民消费。以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目标,实行“一店多能”;支持农贸市场、农业合作社与社区便利店、超市开展“点对点”合作,降低流通环节和经营费用;引导连锁企业进社区提供优质服务,优化社区商业购物体验,增添城市“烟火气”。推进放心消费。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市级平台,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投放网络体系,健全市场保供联系机制,落实节日市场监测日报制度。
推动商贸流通转型升级。以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中心城市为目标,通过打造商业地标、加强品牌建设、发展连锁经营,进一步发挥商贸流通在引领生产、促进消费、配置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商业地标,要加快发展商圈经济、打造五大商圈。加强品牌建设,重点推进“老字号”、家政、餐饮三类品牌建设,扶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市场竞争力强的老字号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引导大型零售企业高标准建设连锁网点,实现标识、门店、设施、标准、采购、配送“六统一”。推进连锁经营进社区、进县城、进乡镇“三进”活动,拓展城乡消费市场,提供便民服务。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做强农村电商。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打造乡村e镇,推动电商主体集聚式发展、爆发式增长。做活直播带货。推动直播、短视频等与商贸餐饮企业深度融合,助力打造“临汾优选”区域公用品牌。做大跨境电商。发挥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平台优势,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进口保税服务,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区。
记者 安月琦
校对 贾晓华 侯丽娟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