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22-02-22 09:32: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我们知重负重、砥砺奋进,克服重重困难,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纾解了环保区域限批、新旧动能转换的阶段性阵痛,经受了新冠肺炎世纪疫情、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的严峻考验,啃下了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扭转了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历史性成就,在爬坡过坎中书写了激越人心的奋斗篇章。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16-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倍,地区生产总值由1090亿元增加到1909亿元。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8.5%,为近8年最好水平。全市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特别是通过环保倒逼,企业整体的装备水平、工艺流程、环保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工业在涅槃重生中实现了历史性蝶变。

  二是产业布局更加科学

  沿汾板块已形成以中信机电、华翔制造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集聚区,以字节跳动、百度标注为代表的信创产业集群,以曲沃智慧菜谷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沿黄板块3个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接续推进,天然气增储上产力度加大,风光发电成集群态势,清洁用能产业相继兴起;沿太岳板块已形成安泽、古县煤焦化循环产业园,开工建设浮山华润源网荷储低(零)碳智慧产业园、翼城高质量钢铁新材料工业园。“三大板块”战略布局符合临汾实际,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将进一步打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新空间。

  三是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创新驱动战略纵深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近2倍,华翔集团“人人创新、全员创客”模式受到李克强总理的肯定。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国资国企改革“三大任务”基本完成;洪洞、翼城、吉县、永和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在全国推广;华翔集团成功上市,实现全省17年来民营企业主板上市“零”的突破。全市域生产要素和保障性要素集聚集成,高质量发展活力全面迸发。

  四是“三大攻坚战”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尧都、洪洞、襄汾海拔600米以下区域基本实现“无煤化”,主城区及周边重污染企业全部清零。重大风险有效防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五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市区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解放路拓宽改造、鼓楼西街立交桥、解放路立交桥、涝洰河两座大桥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核心内环、快速中环”框架基本形成;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示范街10余条,建成口袋公园、街头游园35座;依法拆除了解放路54号院、平阳资产管理委员会、二中路“最牛钉子户”等违法建筑,有力打击了歪风邪气。创建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64个。长临、霍永(永和至永和关段)高速建成通车,隰吉、黎霍、浮临高速加快建设。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7所、乡镇寄宿制学校258所;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和升本工作有序推进;山西师大现代文理学院新校区建成启用。市博物馆、图书馆相继建成开馆。承办二青会花样滑冰、射击飞碟、空手道和中国网球巡回赛等赛事,“赵若竹效应”持续显现,临汾“六张体育名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市15946户农村住房因灾受损群众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乔迁新居,没有一户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六是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9件、政协提案1278件,办结率100%。建立“1+10”工作专班,严格实行周调度周例会周报告,发挥“13710”电子督办系统作用,推动工作落实落细。成立政府系统加强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作风建设贯穿到政府工作全领域各方面,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我市的发展实践深刻启示

  ●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只要对党绝对忠诚,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就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做到无往而不胜。

  ● 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只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肩并肩,为人民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就能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拥有力量之源、胜利之本。

  ●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只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把发展第一要务抓在手中、摆在重要位置,就能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 必须立足实际办好临汾的事情

  只要坚持实事求是,饱含深情地、历史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临汾的现实与未来,就一定能把临汾的工作干好、把临汾的事情办好。

  ● 必须坚持战略视野、系统观念、底线思维

  只要做到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抓总抓重抓要,就能认清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趋势,做出对临汾最有利的决策,就一定能推动临汾由跟跑到并跑,最终实现领跑。

  ● 必须持续改进工作作风

  只要不断增强行动力、执行力、落实力,就能确保政令畅通、运转高效、成绩斐然。


今后五年工作总体安排

  今后五年,是临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争先进位崛起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机。

  ● 我们将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 我们将抢抓干事创业的重大时代机遇

  ● 我们将续写干事创业的伟大生动实践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在临汾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和市第五次党代会“1355”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为牵引,凝心聚力实干,争先进位崛起,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稳步迈进全省第一方阵,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临汾篇章。

  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 坚定不移推动“双城”建设

  用好省委赋予临汾建设“双城”的金字招牌,高质量编制“双城”实施方案,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

  ● 坚定不移推动板块协同发展

  通过“三大板块”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多元联动、互促共融,全面开创市域高质量转型和协同提升的新局面。

  ● 坚定不移推动“三驾马车”发力

  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牵引拉动,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发挥出口的补充和调剂作用,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

  ● 坚定不移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群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 坚定不移推动数智赋能

  主动拥抱数字时代,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布局,在“数字临汾”建设上有行动、真行动、快行动,以数智为产业、社会、政府赋能,让数据成为推动临汾发展的关键要素。

  ● 坚定不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深化市校合作,实施“双千工程”,用好柔性引才、弹性工作机制,把临汾打造成吸引人才的洼地、成就人才的高地。

  ● 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中心城市突出高品质建设、高品质生活,大县城突出产业稳定、服务均衡,特色乡镇和美丽乡村突出宜居宜业宜游,通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让群众共享城乡融合发展成果。

  ● 坚定不移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打造书香临汾,让书香浸润心灵、点亮生活,让爱读书读好书成为习惯,在全社会倡导争做翩翩少年、谦谦君子、文明市民。

  ● 坚定不移推动安全绿色发展

  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和习惯,让临汾的天更蓝、水更清、土壤更安全。

  ● 坚定不移推动共同富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大做好“蛋糕”,切好分好“蛋糕”。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主要预期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左右、8%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

  1聚焦产业转型,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内涵集约发展

  ●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 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发展

  ● 加快现代农业特优高效发展

  ● 加快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构建具有临汾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是临汾发展的大势所趋、现实需要、必然选择。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全省竞相发展格局中重塑临汾产业竞争优势!

  2聚焦县域经济,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载体

  ● 做大县域经济体量

  ● 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

  ●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要通过园区经济促进县域经济、用县域经济组成板块合力,以“三大板块”发展带动市域经济整体壮大!

  3聚焦市场主体培育,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后劲

  ● 推动惠企政策落地

  ● 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市场主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要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把营商环境优化好,持续释放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

  4聚焦项目建设,着力强化高质量发展第一支撑

  ● 全时段做好项目谋划

  ● 全方位开展项目招引

  ● 全生命周期加强项目服务

  项目建设是第一支撑。要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以滚动谋划项目积蓄发展动能,以精准引进项目加快转型进度,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产业类项目落地临汾!

  5聚焦文旅融合,着力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 明确定位发展全域旅游

  ● 提升品质叫响旅游品牌

  ● 宣传营销带活旅游经济

  旅游产业是富民产业。要精准把握文旅产业发展趋势,给来临汾旅游的人一个来的理由,做能够留得住游客、入住临汾过夜的旅游,让来临汾旅游的人在精神和物质上有获得感,让来临汾旅游的人来了还想来,再来带着亲戚朋友来!

  6聚焦改革创新开放,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两翼”。要坚持创新驱动不松劲、改革开放不停步,让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不断迸发!

  7聚焦城乡统筹,着力建设高质量发展宜居样板

  ●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 统筹县城和乡村建设

  ● 健全完善基础设施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要“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城乡发展,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体系!

  8聚焦环境保护,着力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 实施蓝天行动

  ● 实施碧水行动

  ● 实施净土行动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保障。要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翻身仗,让临汾的蓝天常在、碧水长流、青山永驻!

  9聚焦安全稳定,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 守好疫情防控阵地

  ●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10聚焦民生改善,着力共享高质量发展奋斗成果

  ● 就业方面

  ● 教育方面

  ● 医疗方面

  ● 文体方面

  ● 社保方面

  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建设改造寄宿制学校82所,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6所让老百姓看病最方便、最温暖、最便宜

  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叫响“六张体育名片”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扩大参保覆盖面


狠抓工作落实和政府自身建设

  四个坚持

  ◆ 坚持解放思想

  ◆ 坚持实事求是

  ◆ 坚持真抓实干

  ◆ 坚持久久为功

  五个建设

  ◆ 牢记国之大者,建设政治机关

  ◆ 牢记人民至上,建设服务政府

  ◆ 牢记秉公用权,建设法治政府

  ◆ 牢记使命担当,建设效能政府

  ◆ 牢记自我革命,建设清廉政府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